俗語道:與善人言,暖如布帛。傷人之言,痛如刀割。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教養好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1.拒絕做“虎爸狼媽”
很多父母,從孩子小就指揮習慣了,弱小的孩子也聽慣了父母的話,遇到孩子大點,開始逆反,反抗,父母就開始更加強勢的壓制,無意間演變“狼虎”父母。
試問,那個孩子希望自己的父母強勢的不可反抗?
我的媽媽是母老虎,她不需要孩子愛,也不需要保護,她就是超人。
父母也需要孩子的愛,激發孩子的保護欲,讓孩子獲得“幫助”父母的成就感。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懂得父母的嚴厲其實是一種愛。
孩子往往把父母權威的訓話,作為一種威脅,可能多年后,孩子還是無法原諒父母方面的嚴厲的教育方式。
很多時候,父母原則要有,態度也要有。
2.給孩子一定的空間
很多時候,父母“替代”孩子做決定,是為了幫助孩子,可是,很多孩子反過來埋怨父母干預過多。這種感情的傷害,幾乎每個家庭都在上演。
孩子都愛自由,父母的感情束縛,讓孩子從不舒服,到厭倦,開始反抗,開始家庭戰爭。
孩子從生下來那一刻,已經完完全全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需要給孩子空間,沒有剝奪孩子自由的權力。
很多時候,父母只能是盡責,成才的大頭還得靠孩子自己。
親子關系,像是手中的沙,父母得捧著,而不是緊緊的抓住,讓沙流的更快,剩下的更少。有些孩子長大了,父母抓他不住,才發現自己兩手空空。
其實,孩子被束縛的透不過氣,他只能逃。
有時候,父母需要給孩子一點空間,讓孩子有空間轉過身來愛父母,感覺到父母的溫情與深深的愛。
3.凡事多征求孩子意見
從孩子生下來一刻,父母就需要按需給孩子喂養,而不是強迫孩子。
孩子雖然稚嫩,也需要父母的尊重與理解,多征求孩子的意見,利于培養孩子獨立習慣,一步步健全孩子的獨立人格。
父母往往太過武斷,讓孩子失去存在感,覺得自己決定不了自己。
多征求孩子的意見,給孩子選擇權,給孩子充足的愛,放手的愛,空松的愛。
放手對父母來說是殘忍的,不免落淚。但是父母得堅持做,直到您的孩子獨立,然后慢慢放手。
尊重是相互的,父母多征求他孩子意見,孩子也會愛聽從父母的意見。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無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愛孩子,就給孩子自由!
聲明:以上內容源自于做個好媽媽,由勝藍教育整理編輯,部分內容有改,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