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人的工作業績材料一般
主要表現為申報人業績材料挖掘不夠充分,沒有特色或亮點;申報人的工作經歷和業績成果一般;科研成果、高級會計師實務成績一般;有時候也會有評委因素。
1、業績材料挖掘不夠充分。
①無法體現申報人在業績項目中的作用,業績材料沒有特色或亮點,像寫年度總結一樣平鋪直敘;
②業績材料層次擺放混亂,不能準確地表達業績內容,容易讓人產生歧義,評委get到業績的關鍵點;
③業績成果描述性語言過多,內容量化不足,過于謙虛和過于放大,和申報人的工作經歷不匹配,業績材料中部分內容缺失,都會導致業績真實性受到評委的質疑。
2、工作經歷和業績成果一般。
①申報人工作經歷相對簡單,比如在企業中從事出納等基礎崗位,沒有擔任過領導職務或管理崗位;
②工作中一直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缺少管理類、創新類、項目類業績活動等。
3、申報人基礎條件相對一般。
申報人的學歷學位、所學專業、工作時間、中級取得時間、職稱資格、科研成果、獎勵榮譽、考試成績、社會兼職、單位規模、單位鑒定等。
4、在評審時評委的主觀判斷。
比如能否剛好遇到認可業績的評委;評審當年其他申報人員的情況,特別是前面申報人的表現等。
三、申報人答辯時表現相對較差:
主要表現為自我介紹表現較差、回答問題時答非所問、不能受到答辯評委的認可等。
1、是自我介紹表現較差。造成申報人自我介紹表現較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申報人自我介紹的邏輯性差,重點不突出;申報人過于緊張,介紹時斷斷續續;自我介紹時間把控不好,出現超時或時間過短;申報人態度不夠謙虛,臺風不好等。
2、是回答問題答非所問。造成申報人回答問題答非所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申報人回答的內容出現明顯錯誤;不能理解評委提出的問題,答非所問;回答問題不精練,半天還說不到重點等。
3、是無法得到評委認可。造成申報人不能得到答辯評委認可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能否抽到認可你業績的評委;答辯當年其他申報人的答辯情況;有時候也有運氣成分,有些人莫名其妙的討人厭。
所以,評審通不過肯定是有原因的,有時是單因素原因,有時候可能是多個問題的疊加。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徐老師建議,申報人要認真進行深入客觀的分析,揚長避短,爭取通過高級會計師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