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少兒編程,很多家長問道:小孩子為何要學編程呢?
其實簡單的編程設計,其本身是目標導向、任務分解的過程,需要學生提前構思好要實現某一特定目標任務的步驟和過程。少兒編程可有效鍛煉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在編程過程中粗心大意寫錯代碼,在排錯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養成更加嚴謹的做事習慣。
同時編程的思維方式是將復雜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拆分成一個一個獨立完成的子任務,這也是解決未知問題最有效的方式。
除了學什么,關于少兒編程,你是否還有以下的疑問?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
一般情況下六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選擇Scratch編程軟件或其它同類的程序設計語言入門,用鼠標簡單拖拉指令模塊就能編程,降低學習的門檻,提升孩子學習編程的興趣。在經過2年左右的學習熟悉Scratch編程之后,還可嘗試Python以及C++等更多高階通用的語言。
中小學生游戲低齡化越來越嚴重,經常可以看到五六歲的孩子抱著手機整天玩游戲,有些家長也苦惱不已。
許多家長以為編程就是玩游戲,相反,少兒編程就是希望青少年不要過度沉迷網絡游戲,所以讓孩子了解游戲程序設計的原理,除了游戲,少兒編程還會覆蓋語文、數學、音樂等方面的課件內容,且課程本身也是弱化游戲的設計,希望學生了解計算機科學的真正用途不僅是來玩游戲。
很多家長以為搞電腦那是男孩才愛玩的東西,女生不喜歡,通過對女生學員的觀察,她們在小學階段編程比男生更有優勢,更加細心。
國際計劃公益機構推行的《女孩-科技行》就是呼吁社會放下對女孩的偏見,他們的口號是 “ Technology, girls can!”,女孩子們只是在興趣點上與男孩子有所差別,這需要家長或者老師更好的引導,因材施教。
不是每個孩子的家長都懂編程,但其實少兒階段的編程內容非常基礎,簡單有趣,并沒有家長們想象的那么枯燥可怕,少兒編程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程序設計的邏輯,樹立計算思維模式。
這個不用擔心,6-13歲孩子大腦高速發展,學習能力超過大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是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的關鍵時期。
現在的孩子拿著手機都可以無師自通,所以家長們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編程的孩子中,好多都是一二年級的,別看他們年紀小,自己會用拼音打字,一個學期下來,鍵盤輸入都快了很多。最重要的是通過編程學習,能激發他們腦海中的創意思維,這才是編程學習的核心內容。
家長們關心的問題是到底要學什么程序設計語言?其實程序設計語言主要是語法不一樣,思維過程都是很相似的,也就好比外語一樣的,英語和法語主要是語法不同,但要表達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語言都可以做到。當然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如果沒有編程基礎,可以從每種語言的基礎課程(Level 1)開始學習。
下面列舉幾種常用的程序設計語言供大家參考:
Scratch語言:Scratch圖形化編程語言,把原來英語的代碼編程語言轉成圖形模塊化、指令化,以游戲、情景動畫、積木構建的形式呈現。通過編程動漫啟蒙、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孩子的嚴密邏輯思維、創新思維和數理思維能力的課程。
Python:Python作為人工智能研究領域最火的語言,其擴展庫非常豐富,可以做游戲,也可以做網絡爬蟲,數據庫開發,甚至復雜的人工智能系統,語法比較簡單,也很容易跟其它語言進行混合編程,有人也比喻成膠水語言。
C++:C++目前已成為信息學奧賽指定語言、江浙地區高考編程科目的指定語言,如果有相關需求或者想學習更多高階的編程語言可以選擇C++作為基礎。
家長們很多人問,少兒編程到底要學多久?首先孩子的基礎知識儲備有一定的局限,這就影響了他的理解能力,這需要不斷的在學習實踐中去理解,要有一個過程。因此剛開始可能還是簡單的動畫制作,小游戲制作,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邏輯思維能力、觀察分析能力等等。但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孩子的興趣,培養自我學習、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自我展示與表達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和學習更為重要。
學習過程是很難用量化的時間標準來衡量。這也需要孩子不斷地從生活中、學習中汲取知識,觀察發現各種事物。然后將這些知識與孩子的觀察思考轉化為編程的創意源泉,利用信息技術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根據實際教學經驗,6歲以上的孩子,通過2年左右的時間即可掌握一種編程語言的程序設計思維方式。后續的編程學習,家長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和興趣方向進行調整和安排。
提到少兒編程,部分家長們以為,學習編程就是像大學學習英文代碼那樣,孩子連英文都認不全,更何況去學習寫代碼。其實這是一個誤會。現代生活計算機軟件無處不在,衣食住行一個手機全部搞定。少兒編程是要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這跟將來是否從事軟件開發行業沒有必然的聯系。如同孩子們學習各種樂器,為的也不是將來成為音樂家,而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音樂技能。
中小學階段的編程學習重點是學會將軟件工程中的優秀思想用于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樹立計算思維模式,提高跨學科問題的解決能力。當然,如果學生愿意繼續往軟件開發方向深入學習也是可以的。
編程能教會學生清晰、抽象地將現實問題進行分解,并用計算機代碼的方式將對應的解決方案寫出來。少兒編程學習更偏重探究編程語言的本質,一層一層把模塊打開,學習模塊內部核心的邏輯、算法、語法和結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21世紀學生的核心能力,與閱讀、寫作、算術等技能同等重要。
而一般的數學思維訓練課程,最重要的是獲取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更多地停留在鍛煉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對培養孩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有限。
首先,目前市場上很多機器人機構所說的機器人指的都是樂高積木拼搭,并非我們所說的可以通過編程控制的機器人。
機器人編程可以看做是少兒編程應用的一個分支,它是在編程的基礎上將軟硬件結合應用,更偏向硬件、偏向物理的一個方面,更多培養的是孩子的動手能力。創客類機器人編程更多是培養孩子對硬件物理感觀上的認知,現在很多機器人加入了軟件編程,但也需要特定的硬件支持,這里的側重點是硬件的操控。
而真正意義上的少兒編程,是根據不同年齡的青少年兒童分年齡、分階段、系統性地教授兒童編程語言,從最開始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培養,再到教會孩子學會運用“編程思維”,最 后利用算法設計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教育方式。除了教孩子編寫代碼,更多的是讓孩子學會運用“編程思維”解決問題。
少兒編程不受硬件的限制,可實現天馬行空的想象,適用范圍也更加廣泛。
孩子接受編程教育,最重要的事情是塑造孩子的“編程思維”,而不是精通某一種特定的編程語言。孩子通過學習編程語言而塑造出編程思維,擁有了這種思維,去學習任何一種新編程語言的時候會容易很多;此外學習編程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等。
這也是少兒編程的火熱的原因,先人一步,讓孩子羸在未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