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制造的發展,工業機器人的普遍應用于企業生產,越來越多人從事工業機器人操作的工作崗位,工業機器人培訓順應國家對智能產業人才的需求,為工業4.0助力。
近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出爐,新民典與2015版相比,凈增了158個新職業。如今,納入職業大典的職業數達到1639個。社會的發展會催生很多新的崗位,比如AI訓練師、碳排放管理員、工業機器人操作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等……這些新職業,你可能聽都沒聽過?但也許是目前最受寵的崗位,你有能力、有興趣加入嗎?
新增的職業堪稱未來就業創業的指導手冊,不僅拓寬了就業渠道和從業者的成長空間,還透露出兩大信號:一是產業升級新趨勢,二是未來就業新動向。
工業機器人操作員、運維人員等納入新版職業大典。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36.6萬臺,比2015年增長10倍,應用覆蓋國民經濟60個行業大類。據IFR統計數據測算,2022年,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7億美元,2024年有望超110億美元,增長態勢明顯。與之相應,對掌握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用工需求大增,甚至成為人社部發布的2022年二季度“最缺工”的100個職業之一。有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機器人行業人才缺口高達500萬。
加入爾必地工業機器人培訓,早日掌握工業機器人操作應用技術,契合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為你職業生涯搭上快速升級的階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