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絕大多數考研的同學一樣,我從選擇報考MBA到申請準備,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但在青藤老師們的幫助下,成功拿到了北大光華MBA的offer。
因為我的教育背景和職業經歷都不是那種特別“閃亮”的類型,接下來就將整個備考過程當中的一些經驗和心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申請的同學們能有一點幫助。
為什么要攻讀MBA
1)系統學習商業及管理學知識:
先介紹一下我的個人基本情況。我本科畢業于一所雙非一本,畢業后又進入研究所,進行無人機領域的研究和創業。我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在公司里工作過,沒有過管理別人和被管理的經驗。公司從初創到發展壯大,都是靠自己的摸索,團隊在發展的鼎盛時期,年營收可以達到7000萬。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弊端也顯露了出來。我們的團隊成員大多都是理工科出身,在技術領域固然都是比較頂 尖的,但普遍缺乏團隊管理經驗,也曾因為商業風險意識的欠缺而吃過虧。再加上無人機賽道發展日趨激烈,團隊的商業化運作也進入了瓶頸期。
如果公司要想尋求進一步的發展,作為創始人的我,必須從技術主導的角色向公司管理的角色傾斜,而系統地學習商業以及管理學的知識,是對公司和個人來說最 高效的方式。
2)學歷背景提升: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對母校有著深厚的感情,也非常感恩母校對我的培養。但多年創業見投資人和尋求融資的過程中,我發現創始人和創始團隊的教育背景,對投資人來說是個極為重要的考量因素。投資機構也會根據創業者的教育背景,對團隊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一個推演和預判。也正基于此,我便有了攻讀MBA,提升自己學歷背景的想法。
3)拓展視野,尋求更大可能性:
在申請過程中,我也經歷了從無人機領域轉身進入了商業航天領域的歷程。近幾年,商業航天的發展是極其迅猛的,無論是技術領域還是商業模式上面,迭代速度都非常快,進一步開拓了我的眼界,也讓我看到了事業上更大的可能性和發展空間。
為了能夠跟上行業的發展趨勢,推進公司的商業落地,我也一樣需要提升自己。顯然,攻讀MBA是擺在我眼前的最 優解。
關于擇校:
我是理工科出身,對于幾乎所有的理工科學生而言,清華無疑是“圣殿”一般的存在,而且,清華在航空航天領域也有突破性的商業應用探索。所以,我的“終 極”理想院校是清華經管MBA。
但在深入了解了清華MBA的錄取數據后,讓我對申請清北名校有了更客觀的認識,為了增加自己申請成功的概率,盡早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提升,結合院校排名、師資條件等方面的考量,我在積極準備清華的同時,也同步開啟了北大項目的申請進程。
網申準備:
清北兩校的材料填寫,“無一例外”都是非常繁瑣的。除了過往的職業經歷、教育背景等信息需要填寫外,各種證書、相關證明以及推薦信都需要做精心的準備。
我在申請的時候也覺得自己沒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但和輔導老師溝通后,發現有些證書看似沒有什么“含金量”,卻有可能從一個側面展示你的優勢和亮點,引起考官的興趣。所以不要覺得自己“沒有經歷”,商學院更喜歡一個多元化的申請人。
當然,我還是想說,北大和清華的申請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清華的申請材料極為“務實”,直截了當地對我們的職業規劃、在團隊/組織中對價值與貢獻、管理經驗和能力等進行考察。在撰寫材料過程中,更傾向于用可量化的數據為支撐,來展現自己優勢以及所取得的業績。
與清華相比,北大申請材料則透露著濃濃的人文氣息。不僅囊括了對我們職場經歷的考察,還夾雜了對工作的感悟與對未來的深度思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在北大的申請材料中得以充分體現。
另外,北大材料還要提交視頻材料。比較幸運的是,我從創業開始就積累了不少可以展示工作成就的照片和視頻素材。這些素材得以讓我將技術性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以一種不一樣的視角呈現出來。因為和視頻團隊有比較深入的溝通,視頻內容和效果都不錯。入學之后,我也一直用這個視頻做自我介紹。
面試考查:
去北大面試之前,就聽聞北大面試官是比較和藹可親的,面試當天的氛圍也比較輕松。我按照之前輔導老師叮囑我的思路,沒有和考官們去聊技術(技術背景出身的考生的通病),而是從行業發展的前景,和我公司與其他互聯網公司合作的商業案例為切入點,很快就引發了面試老師們對于商業航天領域的興趣。
比較幸運的是,我在面試前一天看到了北大EMBA戈壁挑戰賽的宣傳片,其中就有航天機器人的應用,對于我而言,無異是一次神助攻。面試過程中我也提到了北大在商業航天領域的積極嘗試。看得出,面試官對于我對學校的了解非常滿意,在溝通交流過程中也是頻頻點頭。面試結束后,我就發信息給青藤的老師說:面試很棒,offer穩了!
因為先拿到了北大的面試offer,讓我又多了一份對申請清華的信心。但或許是競爭過于激烈,也或許學校考慮到申請者的差異化背景,我最終沒能通過面試,不得不說非常遺憾。
但通過申請對北大項目的準備,以及面試過程中和考官的溝通,也加深了我對北大的了解。北大的人文氛圍和多樣化的同學群體,也對我充滿了吸引力,相信在北大的大家庭里,也能拓寬了我的視野,探索未來更多的可能。在這半年的學習經歷中,也印證了我的想法。
談談收獲:
申請MBA,并最終拿到北大錄取offer,是我沉淀兩年的結果。第 一年申請的時候,因為工作太忙,我只申請了清華一所學校,準備地也不充分,因此根本就沒有得到面試的機會。
但通過第 一年申請時和導師的溝通,讓我對自己的創業歷程和事業發展都做了一次深層次的梳理,讓我能夠更客觀地看到創業中的問題,和自己作為公司管理者的短板,和認知上的局限性。這不僅幫我梳理了過往經歷,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也讓我更堅定了申請MBA的信念。
伴隨著申請的深入,我開始認真考慮整個行業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而不再糾結于一定要抱著自己的初創公司去發展,而是把握住時代的大機遇。正因如此,我才得以從無人機領域跨入商業航天領域,并毅然投身到新的行業賽道。
現在我已經入學北大半年了,這半年的學習生活可以用“fantastic”來形容。很多課程,如財務、組織管理等,都是我之前從未涉足過的領域,這些課程對我來說既新鮮有趣,也讓我的思維認知角度更全面客觀。同學也是來自各行各業,大家討論的話題,與平時工作環節有著很大的差異,也讓我驚詫于原來以為無解或單一解的問題,大家可以有如此多樣的思考方式和解決辦法。
寫在最 后:
當從職業方面和個人成長方面都去有過一些深度思考和梳理之后,我對于自己的認知更清晰了,對于未來的方向也更加堅定了,對于接下來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更加地有決心。
在這里還想跟大家說,名校的申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對于很多人而言,以清北為代表的名校項目的申請,要做好持續“備戰兩年”的準備。
以上就是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最終也預祝大家能夠都通過MBA的考核,實現自己的名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