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瑰寶有膏方,
一料安康勝玉堂。
四季芬芳人健美,
羊城集結共弘揚。
——原陽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梁如慶
7月14日清晨,晨風習習。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的百余名優秀師承學員代表從廣東省內各地匯聚到廣州三寓賓館,參加2018年廣東省首屆四季膏方臨床應用研討會暨膏方高級研修班。會上,成立了廣東省首個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
此次會議由廣東省自然醫學研究會、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自然療法專業委員會、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中醫自然醫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師承中心)協辦。
本著培養廣東省基層中醫人才的原則,師承中心一直致力于為師承學員爭取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除了平時的系統學習之外,也強調“群師帶群徒”的廣東模式,鼓勵學員走出課堂,與更多名醫名師交流學習。
除師承學員之外,參會的專家中有不少來自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其中包括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楊宏志教授、李建軍教授、徐國良教授、魯新華教授、謝煒教授、吳慶光教授,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主席團副主席周紅教授、龐震苗教授、黎敬波教授,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易偉民教授、潘愛珍教授、范京強教授, 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導師李永偉教授、熊霸教授、李冠豪教授等。
師承學員在現場
雄關漫道 廣東膏方而今起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中醫藥體系的典型代表,膏方有著營養滋補、治療及預防疾病等多種作用。但當今社會,膏方的處方良莠不齊,原材料魚龍混雜,膏方質量亦是無法得到**。
隨著亞健康人群的增多以及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得到提倡且體系逐步完善,膏方也愈加受到人們的青睞,同時臨床實踐證明,膏方對于預防、治療疾病具有積極作用,膏方開始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參會的廣東中醫師承專家指導委員會主席、副主席與委員們、師承學員們在意識到當下的發展趨勢與責任,積極參與此次膏方高級研修班,參與數量之多,既體現出了對于膏方知識的熱情,也展現出了對于發展膏方事業的支持。
而籌辦研討會暨研修班的目的,亦是為了在廣東省范圍內弘揚中醫的傳統療法,發掘膏方文化的深厚底蘊,發揮中醫藥的特長,特別是發揮其在治未病、預防保健、強身健體、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的作用。
在會議現場,來自全省各地的膏方大家、醫教研醫務人員,藥劑制劑專家、臨床科室專家等齊集一堂,共同見證了廣東省首屆四季膏方臨床應用研討會的召開,見證廣東省首個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的成立。
會議現場
勠力同心 首屆大會規模盛
會上,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韓愛忠主任、原陽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梁如慶教授、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監事長兼南方醫科大學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高毅教授分別致辭。
其中,韓愛忠主任則從當下的膏方現狀、效用講起,點出了此次膏方會議的意義所在,同時表示了對于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基層中醫人才培養、中醫藥技術的傳承的大力支持。
“首屆四季膏方研討會的召開,彰顯了各位專家的歷史覺悟和歷史擔當,這必將推動膏方行業的標準制定、人才培養和創新突破,開啟廣東膏方事業的新篇章!”
“膏方制作和使用的精準化、科學化、規范化、普及化,需要各位專家學者的智慧和努力;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和發展,突破和創新,需要我們的共同奮斗!”韓愛忠主任如是說。
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韓愛忠主任致辭
在廣東省自然醫學研究會副會長、深圳市中醫院李惠林副院長宣讀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成立批復文件后,舉行了廣東省自然醫學研究會-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證書頒發儀式。此次大會公布了首屆中醫膏方專委會的委員名單,并且推選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楊宏志教授為廣東省自然醫學研究會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的首任主任委員。
儀式后,原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徐復霖教授則主要分享了自然療法的曲折發展歷程,同時建議應當將中醫藥經驗、理念和精髓作為膏方的核心。
原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徐復霖教授致辭
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自然醫學研究會會長楊宏志教授就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成立進行致辭,坦言在自己臨床工作中確實證實了膏方的療效,而看到到場的將近四百名與會人員所展現出的對膏方的興趣,更是增加了其對于廣東膏方未來發展的信心。
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主席楊宏志教授致辭
群賢畢至 膏方知識精彩呈
連續兩天,會場上的師承學員身影隨處可見,眾人一早便在會場內等候膏方名師的授課,即使是正午突現的暴雨天氣也沒有阻擋其對于膏方知識的熱情。
在14日的研修班中,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曉天教授主講“中醫體質膏方在治未病中的應用”時,特別強調“膏方不等于滋補,也可以治病”,此外,還介紹了體質辨別、臨床膏方的特點、膏方與疾病的關系以及益氣復元膏方、活血養顏膏方、活血去瘀膏方組成等內容。
名師養生膏方配方
江蘇省江陰中醫院袁士良教授的主題是,“膏方不唯補,以平為期——淺談膏方運用”,期間為與會人員詳細介紹了中醫補益方劑的常用劑型以及膏方適宜人群。
已有30多年的開膏方經驗的原浙江杭州海軍療養院王立春教授,在講述“膏方的臨證運用”時,就膏方的概念、如何開膏方展開闡述,王教授建議“一人一方,量體用藥,強身祛病”。此外,還強調在開膏方處方時應注意脈案與主方。
14日上午的提問環節更是異彩紛呈,徐復霖教授與王立春教授之間的一問一答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也展現出了不同地區的膏方特色,師承學員紛紛表示受益頗多。
廣東中醫師承專家指導委員會主席、佛山市高明中醫院副院長徐國良教授主講“膏方之道”時,通過膏方降酶祛斑助孕驗案、膏方治療肝硬化驗案、《古今錄驗》續命湯治中風后行走不利驗案等進行講解,此外,還強調了服藥方法、膏方應用誤區、素膏少膠的膏方具有的特色,給師承學員們帶來了豐富的膏方治驗和應用知識。
徐國良教授在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特設的名醫大講堂中也曾講授相關膏方知識,在師承學員當中亦是廣受好評。
徐國良教授主講“膏方之道”
而廣州中醫藥大學治未病中心主任陳瑞芳教授則主講“嶺南膏方在體質調理中的應用”,貼合嶺南地區人們的體質特點進行膏方知識的講述。
廣東省中醫院腦病中心內科主任、首屆國醫大師李振華學術繼承人華榮教授主講了“新一代透皮貼劑的臨床應用”時,立足于國醫大師李振華教授的經驗方進行轉化,主要講述遠紅外傷痛貼、咳喘化痰貼、腸胃貼的臨床應用。
理論臨床 膏方文化得弘揚
在15日的研修班中,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醫院中醫科主任蔣麗霞教授主講“膏方技術與臨床應用舉隅”,從四季膏方的前景回顧、與時俱進、前景展望講起,同時結合臨床應用,建議不用或者少用現代研究表明肝、腎毒性的中藥,并介紹容易出膏的藥物等。
廣東中醫師承專家指導委員會主席、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楊宏志教授,主講“經方思維開膏方在慢性病的應用”,指出膏方屬自然療法植物全營養素治療,并借助厥陰病、胰腺癌等具體病案進行講述了六經辨證在膏方中的應用,后分享了其學習傷寒論的方法。
楊宏志教授主講“經方思維開膏方在慢性病的應用”
師承學員在研修班的學習課程當中,紛紛表示收獲了以往所沒有接觸到的膏方知識,也增進了對于膏方臨床應用經驗和基礎知識的掌握。
此次四季膏方會議對于中醫膏方處治原則、中醫膏方制作規范、中醫膏方在不同專業常見疾病的臨床應用進行了具體的講授,對于促進膏方的普及、突破專科應用范圍、普及膏方知識、提高臨床應用水平具有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