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市場經濟是競爭的時代,“適者生存”,廚師行業也不例外,要想生存,就得發展、創新。要想在廚界有所為,必須有創新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講究廚藝廚德,使自己在廚師生涯里有所作為,才有發展,從廚道路才會越走越寬。
廚師要提倡的六點
1、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核心和基礎。對從業人員來說,無論從事哪一項職業,都要求能夠愛崗敬業。
愛崗就是干一行愛一行,安心本職工作;敬業是愛崗意識的升華,是愛崗情感的表達。
2、崇尚科學精神
研究廚藝是實踐層面,研究廚理則是理論層面,而對現代廚理的學習和研究,又依賴與廚師強烈的科學精神,但是,目前在餐飲行業中有一種很不尊重科學的浮躁現象,不愿付出辛苦去鉆研烹飪理論,對中國烹飪的歷史及發展知之甚少,這是對民族餐飲文化的極大不尊重。
3、崇尚高超技藝
廚藝高超的廚師在技術上總是精益求精,這就是現代廚德的具體體現,高尚的廚德反映在廚藝上,使我們既看到了他們所展示的廚藝水平,又看到了他們所展示的廚德風采,為什么廚藝能夠折射出廚德?就是因為菜肴的精美與否,實際上就是對消費者關愛程度的高低,是廚師對消費者感情付出的多少。
4、崇尚創新
對烹飪的創造革新,反映在廚德上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廚德高尚的人往往就是刻意創新,而且能夠開辟新天地的大師,意識落后、思維陳舊、技術保守的廚師,就沒有活力,也就沒有時代的新意和美感。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超前的思維和先進和理念。就廚師而言,沒有創新精神,就不善于觀察,不善思考,什么也悟不出來。
5、崇尚完美思想道德
我們說:完美的思想道德,應當具有“仁愛”之心,以“仁愛”之心老實做人,以“仁愛”之心善待他人,心胸要坦蕩,心態要平和,心地要善良,一個良字,可以充分展示心靈之美、人格魅力之美,也就是廚德之美,老實做人,就是要謙遜;善待他人,就是要尊重、包容別人,真正的人才不要在“窩里斗”,要較勁,就跟技術較勁,要叫板,就跟市場叫板。
6、崇尚良好社會公德
尊重社會公德,首先要對消費者高度負責,我們從事的職業經過加工由生變熟直接入口的產品,所以這一行業必須有嚴格的行業規范,必須對食客的健康及至生命負責。
如果你想成為名廚,以下這些毛病必須改掉
一:隨地吐痰
盡管我們多年來一再宣傳"禁止隨地吐痰",但廚師隨地吐痰的習慣卻很難改掉。如果客人知道你這個酒店里的廚師正在擺滿各種鍋碗瓢盆、原料調料、冷熱菜品的廚房里隨地吐痰,唾沫星子亂濺的話,這個酒店還能生存多久?
二:著裝不整潔
衣服滿是油花,滿是折皺、黑乎乎、臟兮兮……這就是廚師工裝給人留下的印象。雖然部分酒店為廚師提供免費洗衣,工裝不整潔的問題依然嚴重存在。
三:留長頭發
由于一根頭發會造成客人不買單的事情,在餐飲業中是常見的事,這除了因廚師戴工作帽不規范外,另一個原因就是頭發太長了。根據廚房有關規定,廚師的頭發在戴上工作帽后不能有露在外面的部分,看來這條"戒律"要想執行還需要嚴上加嚴。
四:浪費原料
很多酒店表面上人旺、菜也旺,但一個月下來仔細核算帳目才發現賺不了多少錢,有時還會賠本,出現"菜旺財不旺",表面紅火實際虧損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往往是"原料浪費"。"節約了對我又沒好處,浪費了反正是老板的,我才不心疼呢",這種缺乏起碼敬業精神的人,在廚師隊伍里很難混長。
五:生熟不分
生熟分開包括五個方面:1、生熟原料必須分開;2、生熟菜墩必須分開;3、切生、熟刀具必須分開;4、生、熟餐具必須分開;5、冷凍箱儲備必須生熟分開。只要有一個方面沒做到,菜肴就會有25%的機率被污染,這對食品安全來說是很可怕的。
六:臺面臟亂
臟亂的臺面會使人大吃一驚:原來飯菜是在這種環境里做出來的!惡心、驚訝,下次再也不來這吃飯了。請廚師朋友記住,工作繁忙沒時間收拾,絕不是臺面臟亂的理由。
七:勺嘗口味
用手勺嘗菜肴口味幾乎成了許多廚師做菜時的必備程序,原因是總感覺用專用工具品嘗太麻煩,而自己又沒有傳染病,嘗一下口味也是對菜品負責。豈不知這只能引起客人的厭惡,而且很多廚師還有嘗過口味后再把湯汁倒入菜肴的習慣,更讓人惡心。
八:在廚房內吸煙
這種行為不僅不文明,而且也很危險。廚房是工作重地,煤氣、燃油隨處可見,一只煙頭有可能釀成大禍。
九:亂扔垃圾
在廚房里常見到這種情景,廚師切了菜之后,用刀一撥,就把廢料扒下菜墩,于是菜墩邊就積累一堆垃圾,很不雅觀也不衛生。
十:懶洗手
和面、汆丸子、切素菜、切熟食等,都離不開一雙潔凈的手,如果手不潔凈就極易造成食用者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