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厭學癥很多青少年在一定時期會出現的一樁癥狀,是由于各種不良心理因素產生,若家長強迫孩子去上學就會引起明顯的焦慮和驚恐反映,今天有位來自東莞的家長向我們咨詢,自己孩子經常不想去上學,想給孩子報一個蓋上厭學癥的輔導班,哪家會好一點。看了這位家長的問題,小編做了一份總結,供大家參考!
厭學癥改善輔導班
【厭學癥解釋】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癥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發展心理研究表明,學習活動是學齡兒童的主導活動,是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兒童獲取知識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關調查發現: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
【厭學癥特征】
1、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度
2、認為讀書無用、消極對待學習、逃避學習活動
3、在校學習態度小雞、學習效率低
4、常常煩躁,多思多慮、易怒、注意力不集中
5、對上學本身不感興趣,但迫于各種壓力不得不去學校
6、甚至看周圍一切都不順眼,對自己和別人都厭煩
7、網癮、叛逆、任性、自私
8、不聽話、固執任性、經常與您吵架或對抗
【厭學等級】
1、輕度厭學,學生不喜歡學習,上課注意力不易集中,課后作業偷工減料等;
2、中度厭學,學生開始將情緒付諸行動,經常性逃課,逃避學習,不想面對學校老師、同學。
3、重度厭學,從心理問題發展為較為嚴重的厭學癥,將學習 中的問題夸大泛化,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極度自卑心理等。
【厭學原因】
厭學癥心理外在因素:
1.社會上求學、求職壓力的不斷加大。以成績和名校為衡量標準的社會環境,導致學生無法用輕松的態度對待學習。
2.學校教育方式的呆板,教學內容枯燥,教師教學方法不科學,對“好學生”“差學生”差別待遇,都會引起學生對某一學科甚至對學校的厭惡情緒。
3.家長、老師給與學生過高的期望,使學生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不滿足于學生的每次進步,只著眼于高目標,使孩子產生永遠無法達到家長期望的挫敗感,學習動力逐漸降低。
周華群Limen
心理學專業畢業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4年以上心理咨詢從業經驗,曾就職于國內某著名心理咨詢公司。擅長青少年心理輔導和親子關系的處理,主攻青少年情緒壓抑、親子關系緊張、焦慮心理疏導等課題。陽光積極,溝通能力極強,視孩子心理健康和家庭美滿幸福為己任。
楊麗英Leslie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臺灣高中心理輔導教師
臺灣初中心理輔導教師
從事青少年心理輔導15年以上
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碩士學位
專業訓練:公費赴美國西亞圖咨詢中心咨詢訓練、情緒取向夫妻/伴侶治療訓練、溝通分析(TA)訓練、人際歷程取向治療訓練
擅長咨詢領域:父母教養問題解決及教養能力的提升;夫妻/伴侶親密關系處理及增進;親子沖突處理及關系的增進;青少年暨兒童心理咨詢;個人情緒調適及生活適應問題處理,包括自我內在沖突、人際關系沖突、情感沖突等。
教育理念:父母和孩子是交互影響的,要學習適切的教養及互動方式,才能創造良好的親子關系,發揮孩子好的潛能。
耿曰美Yummy
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研究生
心理學、社會工作雙學位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從業時間:5年
個案時數:800小時以上
受訓背景:兒童游戲治療(加拿大游戲治療協會)、兒童創傷治療、情緒取向婚姻治療、敘事療法、哀傷輔導等相關培訓;長期接受香港資深心理學家專業督導。
擅長領域:兒童及青少年成長性問題(情緒及行為困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注意力缺陷過度活躍、自閉癥、阿斯伯格等)、親子關系、婚姻關系、家庭教育、兒童及家長成長團體等領域。
深圳市博沃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福田分公司創始于2012年,現有全職員工近500人,集團在深圳、東莞、成都、長沙、杭州等地設立有多家分子公司,當前在全國擁有14家教學中心。
集團致力于針對5-18歲青少年認知力訓練、心理輔導、素質拓展、父母課堂四大板塊進行研究和教學。全程引進美國先進的教育技術,采用世界先進的CAS學習能力評測系統,權威認知理論(PASS理論)及塑造堅韌性格的GRIT課程,通過科學有效的大腦訓練方法全方位的針對青少年在學習中有關注意力、記憶力、理解接收能力以及執行能力四大方面存在的問題,由專家老師共同分析并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教育特色:博沃思教育將自我探索和潛能開發課程模塊特別定位于青少年學員。課程模塊涵蓋青少年潛能測評,親子家庭成長測評,青少年多種智能開發、海外視野拓展,旨在培養塑造德才兼備,具備國際視野和廣闊心胸,富于正能量和領袖力的中國未來社會棟梁。
以上就是東莞博沃思改善孩子厭學癥輔導班的介紹,希望每位家長都能更關注孩子成長的身心健康。更多學校信息、課程信息、學校動態,您可以點擊首頁進行查看,現在通過我們好學校成功報讀的學員還可以獲得50到1500不等的助學金獎勵。詳細請咨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