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們身邊不少的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都會被送進興趣班或特長班。例如奧數、編程、鋼琴、美術等這些課程,家長都覺得有必要讓孩子提前去接觸、嘗試,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興趣并為之努力,能為孩子未來的升學道路加分不少。
以現在很多孩子學習的奧數為例,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給學生開辟了一條道路,若學生在數學方面有特長,可以憑借奧數的獲獎證書,贏得參加自主招生考試,降分直通名校的機會。
除了傳統的奧數,新興的信奧同樣成為家長眼中的香餑餑,如火如荼的少兒編程就是好的證明。
那么信奧VS奧數,新興對上傳統,少兒編程的優勢在哪里?
信奧賽事含金量=奧數賽事
信息學奧賽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奧賽并列為國際五大奧林匹克競賽項目、且是獨有的工科奧林匹克競賽項目。和奧數一樣,信奧目前也已逐漸成為小升初、中考特長生招生,高考大學自主招生,以及出國留學背景提升的一項重要申請條件。
信奧獲獎難度<>
據中國科協統計, 國內五大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總人數從 2016 年的 7595 人遞增到了 2017 年的 8727 人,增長率達 14.9%。其中,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人數超過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740 人,在占比上超過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8%。尤其在浙江、廣東、福建、山東等地,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級一等獎中,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獎者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
與全國數百萬學習「奧數」的中小學生相比,目前參加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學生不到 8 萬,形成強烈的反差。在總獲獎人數上卻是數學的 1.4 倍,由于參賽人數上差異大,信息學競賽在部分省份獲獎率超數學聯賽的十數倍。
對升學就業的幫助
隨著這幾年全民奧數的風氣愈演愈烈,奧數的學習已經漸漸成為了孩子們課堂外的負擔。為了拿到奧數競賽的獲獎證書,各學齡段孩子的搶跑現象非常嚴重。為此,北京、上海、成都等不少省市都陸續出臺了遏制奧數發展的「禁奧令」,嚴令禁止奧數競賽與小升初、中高考掛鉤。
相對而言,目前政策方面對信奧賽還是以扶持鼓勵為主。「編程進入浙江高考選考科目」,「編程進入南京中考特招」等新聞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從2018年開始,國內各大高校在招生環節上對信息學競賽人才的爭奪也早已日趨白熱化。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年初的國家信息學冬令營前后在長沙展開了「搶人大戰」。比如北京郵電大學在 2018 年自主招生的簡章中,對優勢學科的自主招生明確了必須為數學、物理、信息學三科競賽省級二等獎以上的選手才有自主招生報名條件。
信奧系列競賽的種類
NOIP: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
各省分隔考,但考題一樣,題目較簡略。全國大概有600個一等獎名額,各省一等獎分數線也不一樣,一等獎按國家政策能夠有保送資歷或高考加分資歷。
省市聯賽,全國統一綱要和試卷,中學生參與為主每年10月初賽11月復賽。
NOI: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程序較復雜,考題難。先參與省選,再到指定省份參與全國等級的競賽。等級比NOIP高,得到銅牌就有保送資歷或高考加分資歷。
NOIP中選拔選手,當年高三畢業生禁止參賽,每省份5人(至少1名女生),每年7月競賽。
冬令營: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冬令營
包含授課、講座、討論、測驗等 。每年寒假8天。
IOI:世界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是面向中學生的一年一度的信息學科競賽。參賽選手從各國相應計算機競賽中選拔。中國隊曾參與8屆大賽,屆屆名列前茅,總共派出選手31人次,全部獲獎。
國家隊,冬令營選拔前4名,每年8月競賽。
信息學奧賽比什么?
信奧競賽編程首要用以下三種言語:
Pascal言語:語法嚴謹,層次分明,程序易寫,可讀性強;
C言語:通用言語,良好跨平臺的特性,使用廣泛;
C++言語:面向對象言語,有標準模板庫,開發效率高;
但是,2020年,NOI 只支撐C++,NOIP 暫時不調整。2022年,NOI 全部賽事只支撐C++。因而,想要參加信奧賽事的小伙伴,強力推薦學習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