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按非學科類管理,校外培訓機構大力提倡校外藝術培訓,“雙減”政策讓孩子回歸音樂藝術教育...”是近期教育圈熱議的話題。過去政策從未鼓勵過學科類的課外輔導,但是對于藝術類、素質類培訓一直是鼓勵與給予支持的,不難發現國家對教育改革是勢在必行。
近日,北京、天津、河北、內蒙、遼寧、黑龍江、浙江、江西、山東、廣東、海南、寧夏、新疆等13省人民政府、教育廳已經正式下發“雙減”政策或禁止開辦學科類培訓。
河北省明確下發禁止中小學暑假違規補課的通知:
廣州市教育局也發布了《廣州市教育局關于做好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外培訓負擔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明確表示,廣州市各區不再審批新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但對于開展體育(或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含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非學科類培訓的機構,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可發放辦學許可證等相關證件。
在雙減政策發布后,音樂教育成為了家長們選擇的新熱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藝術教育如今越來越被重視的現在,不僅是家長們開始重視孩子的藝術培養,孩子們對于興趣班,也有自己的看法,“覺得對自己有用的就去學”。政策發布以后,藝術教育機構的報名人數明顯有所上升。只是因為國家政策影響才學音樂嗎?當然不是,它本身就有這多重好處!
01、早學習,早受益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到9歲處于音樂敏感期,在這個期間讓孩子接觸音樂至關重要。
自出生開始,父母就本能地用音樂安撫孩子,表達愛與快樂,增加與孩子的互動。少兒時期的音樂經歷,可以加速大腦發育。演奏樂器,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習成績,更會點燃孩子發展其他領域的素質,包括智力、社會情感能力、語言能力、整體讀寫能力等。
但是,學術成就并不是音樂教育的唯 一好處。音樂點燃了兒童發展的所有領域和學校必備技能,包括智力、社會情感能力、運動能力、語言能力和整體讀寫能力。
02、音樂加入中考,初升高,高中考大學,音樂起到大作用!
雖然國家對于文化類機構的打擊力度很大,但卻一直在鼓勵藝術類科目的發展。美育教育納入中考改革北京、武漢等省已經在落實,藝術類科目在中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分值,給中低水平的考生提供了一個升學的機會。
近年來國家已經在逐步降低高中的錄取比例,很多地區高中的錄取率都在逐漸的向50%靠近。這無疑讓家長們很難接受,那么“雙減政策”落地,無疑是雪上加霜,而藝術類則成為他們的首要選擇之一。在初升高中,藝術生進一所高中可以比普通生低50-100分,而高考的時候,通過藝考,也可以用低分進入一所不錯的本科校。
03藝考生的就業方向更加寬廣,屬于藝考生的黃金時代或將到來!當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學起了藝術課程,而學科補習又大幅減少,那到了高中明確走藝考方向的生源必然增多,一方面,藝考的錄取有可能會變得更難。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對于藝考生的就業方向也會更加寬廣,屬于藝考生的黃金時代也許在不久后就會到來!
04讓音樂為未來鋪路以前,總有家長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學音樂有用嗎?”“孩子只需要學好文化課就好了,學特長當不了藝術家。”“我的孩子沒有藝術天賦,肯定學不會,學了也是白費時間。”但是,最近一張刷爆朋友圈的特長生推薦表讓家長意識到,原來培養孩子特長、考取證書、參加比賽不單只是提升孩子的素質教育,更可以為孩子順利升學增加籌碼。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價值,都有意義。盡早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對孩子百利而無一害。更何況如今不僅大力支持學生參加藝考,美育加入中考改革政策,音樂列入升學必選項,這更加表明了學習藝術的孩子在升學的時候將會比別人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雙減”政策的發布已經初見成效,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深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不是像從前一樣只接受語數外課程的輔導。未來,音樂學習的比重勢必會加大,孩子又要開始新一輪PK。所以,音樂的學習,早點提上日程,早受益。你對“雙減”政策有何看法?趕快評論區留言吧。
想學好音樂?找位好老師?參加音樂藝考?實現音樂夢想?...那就趕快來咨詢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