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澳洲的小伙伴們向易醬吐槽,有個詞組他們在課堂上一聽見就特別頭疼,但這個詞組澳洲的教授們還特別愿意說......
它就是“group work”,不少中國留學生的“夢魘”。在國內,很多人接受的是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期末背背書就能通過考試。一出國留學,面臨大量的group work,不知道怎么應對。
經常Deadline之前和組員還沒討論出個所以然,更不用說完成高質量的研究報告。這樣,期末就只能拿到一個慘淡的成績,甚至掛科。
一起合作的時候,要是遇到幾個不靠譜的隊友,那就更上火了,還有因此大打出手的......
那么,如何掌握group work的正確方法,期末拿到高分呢?做了group work六年的易醬給大家一些建議~
尋求多樣化的成員組合
首堂課走進教室時,大家往往先尋找同胞,幾個人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著,很快就成為了朋友。在教授說開始group work后,一個組就這么自然形成了。
盡管國人間交流非常方便,但是易醬更建議大家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組隊,原因有三個。
首先是這有助于提升大家的期末成績。很多小伙伴們經常忽略的一點是,外國教授特別關注學生的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能力,希望大家從不同角度、不同立場考慮問題。
易醬相信與不同國家的人合作,你們的論文在思想的碰撞中一定會越來越客觀、具有批判性,這樣,大家期末會取得更高的成績。
尤其對于文科(法律、政治.......)的小伙伴們,論文中的批判性思維可是分數高低的決定性因素。
其次是大家的英文水平可以得到很好地鍛煉。盡管澳洲課堂是全英文教學的,但是中國留學生們在課下討論的時候還是很多地使用中文。這樣大家的英語就得不到真正提高。
與不同國家的人合作,大家都在努力地用英語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說服別人。這樣對大家英文水平的提高是特別有益的。
當然,能借此認識很多外國的朋友,豐富自己的人脈資源也是一大好處。在澳洲生活,我們的信息來源可不能單一呀~
明確分工,有序進行
在找到組員后,怎么才能和大家高效率地完成group work呢?這個問題相信也困擾了不少小伙伴,讓大家頭發日漸稀少。無論是不靠譜的隊友、還是拖延癥晚期的患者,都很糟心。
易醬建議大家在project的起始階段就明確分工,而且要以白紙黑字的形式寫在文章或者ppt里。這樣每個組員就認識到自己不能拖拉了,要不會為project的失敗負主要責任。
如果教授發給大家一張紙登記每個組員的名字,大家也可以把分工寫在上面,這種提示的效果就更強了。
Project正式開始后,要制定嚴格的日程表,并且按照表來執行。易醬的經驗是完成日期宜早不宜晚。你不能期待所有的組員都像你一樣守時呀~
遇到分歧,還是要這么做
在小組討論中,大家的思想在不斷碰撞,產生分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大家來自不同國家,價值觀可能會有不少差異。理性討論是正確的做法。
那么,當你發現小組的分歧越來越嚴重,甚至開始爭吵、人身攻擊的時候怎么辦呢?
易醬建議大家要采取辦法結束爭吵。因為此類爭吵不僅浪費時間,還嚴重影響組內的團結,讓大家無法愉快地合作下去。
結束爭吵有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民主投票。在澳大利亞,大家對于民主制度的認同感還是非常強的,如果你提議大家投票決定,會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持。你也不會因此而得罪爭吵的任何一方。
因此,小組在面對key decision猶豫不決的時候,可以嘗試下投票!就算雙方得到的票數很接近,還是難分難解,大家也可以借此冷靜下來,整理好自己的思路。
多和教授交流,也關鍵
完成論文后,如果離deadline還有時間,可以和組員一起向教授報告本組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修改意見。論文進一步完善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數。追求GPA的小伙伴可要記住這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