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眾多學生圍繞“QStop100院校跟國內985/211院校哪個更有就業競爭力?哪個含金量更高?”這樣的問題進行諸多討論,這也往往是許多學生糾結于考研和留學到底作何選擇的原因。
最近,獵聘大數據研究所發布了《2022年海外應屆留學生就業力洞察報告》。今天羽帆就借此機會帶大家分析“留學值不值”的問題。
一、QS排名前100人才競爭力高
人才競爭力指數
該指數的構成包括:綜合企業用人方對人才的搜索、互動等行為得出,體現了企業對于人才的好感度。
該指數越高,代表企業對人才越感興趣,人才的競爭力則越高。
今年這份報告中選取了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的人才競爭力指數的數據,囊括了疫情前,疫情時以及后疫情時代三個典型時期。
從數據可以看的出來,不論處于什么時期,QS100院校的應屆畢業生都是處于領跑地位。單從這一指數來看,國內外應屆生的競爭力階梯可以大致列出來:海外QS 100留學生>海外非QS100留學生≈國內985、211應屆生>國內非985、211應屆生。
二、有留學的經歷企業回復率更高
企業的投遞回復率
從過去一年的數據看到,相比于國內的學校,企業對于應屆海外留學生的回復率更高,不管畢業院校是不是QS前百強,這意味著企業對于留學生的好感度更高,通過初篩的可能性更大。
三、海外高校真的加分嗎?
是的!80.85%的HR認為在同等條件下,留學經歷會成為候選人的加分項。盡管質疑留學生含金量的聲音不斷,當問及判斷畢業生競爭力的理由答案是:“各有所長,各有千秋”。
報告顯示:偏愛 QS100 留學生的 HR(19.45%)認為“ QS100 院校名氣大,國內外都認可”
而偏愛國內畢業生的 HR(16.11%)則表示他們“熟悉本土情況,更易適應國內工作”。
根據統計,企業更愿意招聘留學生的最 大原因有三:
“相關崗位對外語能力要求高”
“公司人才需要多元化”
“留學生更有國際視野,見多識廣”
占據的比例分別為75.81%、66.05%、52.56%。
四、國內外畢業生職位&薪酬分析
再來看看近一年留學生平均年薪數據:
從QS100、非QS100、國內985/211、國內非985/211 應屆生的期望平均年薪來看,國內 985/211 應屆生最 高,為 25.14 萬元;國內非 985/211 應屆生期望平均年薪最 低,為 10.39 萬元。留學生薪資整體高于國內學生。
留學生優先職位招聘平均年薪為24.43萬元,比全體職位招聘平均年薪高出3.29萬元。留學生優先職位薪資高出整體水平體現了用人單位對留學生價值的肯定。
行業類別分析
近一年留學生優先職位遍布各大行業,其中最多是互聯網行業,占比為26.85%。其后第二、第三名分別是:文教傳媒(占比為19.77%)、服務外包(占比11.43%)
各大行業留學生優先職位的招聘平均年薪均高于行業整體平均水平。
其中,留學生優先崗位年薪最 高的三大行業分別是制藥醫療(平均薪資為30.03萬元)、電子通信(平均薪資為28.53萬)和互聯網(平均薪資為27.65萬元)。
在企業招過留學生的崗位中,涉外事務/翻譯得票率最 高,為57.67%;品牌/市場/公關/新媒體、產品/運營、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位居第二至第四,得票率為40%、34.42%、30.7%。
從以上數據分析得知:海外的院校令國內企業更加關注,面向海歸的崗位結構有所優化,薪酬水平也大幅提高。
另外值得提的一點是,海外碩士學歷學制相比國內更短,也變相為留學生帶來時間上的優勢。毋庸置疑,如果有機會前往QS前一百大學就讀,還是非常值得多多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