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新技術、擁有新本領的新生代藍領大軍,成為緊迫任務。以京東為例,“一減一增”特征凸顯:客服、搬運、分揀等傳統勞動密集型崗位增速下降;從事智能設備操作的工人需求存在巨大缺口。深入研究“90后”工人特征,加快造就高素質工人后備軍,關系“中國制造2025”戰略進程,關系中國經濟核心競爭力提升全局。
據統計,日本產業工人隊伍中的高級技工占比40%,德國高達5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左右。粗略估算,目前中國高端技術人才的缺口超過2000萬。從智能裝備快速迭代的物流領域看,僅京東對高端技術人才的需求缺口就超過1萬人。目前,京東物流對新型技術工人用工需求,主要為自動化設備維護維修類人員、中控系統控制人員以及現場自動化設備操作人員。按照京東最 先進的"亞洲一號"自動化物流中心每年交付10個項目預估,僅"亞洲一號"未來十年用工需求就約5000人。隨著智能設施的普及,京東未來十年將有萬余人的新型技術用工需求。此外,隨著5G、AI、VR、機器人等技術日趨成熟,將會有更多的技術型崗位產生。比如,5G網絡安裝與維護工程師、AI和機器人操作管理工程師、通過VR進行遠程監控和診斷的設備工程師等。
總體看,"90后"已成為一線工人的主體人群。較之老一輩工人,新生代工人多接受過職業培訓,希望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與老一輩工人奉獻精神不同,新生代工人更希望付出與收獲成正比;與終生服務一家工廠不同,愿意為一家工廠服務五年以上的"90后"占比非常低;老一輩工人最終多會選擇回鄉,新生代工人則希望扎根在新城市。從過去"傳幫帶"到今天的"流水線",新生代工人面對的不再是簡單的拜師學藝,更需要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需要具備豐富的自動化操作技能。研究"90后"新生代藍領工人的價值觀、就業觀,有針對性地設計培訓制度成為關鍵。
2019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對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作出新的部署。方向已定,關鍵是細化政策,加快落地。為此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大對職業技能培訓的支持力度;二是扶持和推廣一批符合智能時代需求的優秀培訓課程;三是加快改革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設置,突出交叉學科建設;四是對于目前覆蓋崗位較多的設備維修等相關崗位,設置國家認證標準和職稱評定制度;五是重視產業互聯網變革帶來的新就業形態,做好技術工人新職業的開發設計。
北京智能制造·山西君和文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短期培訓,學習工業機器人實際應用技能,依托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100 %安置就業,即入學前可簽訂就業**協議。
就業公司為國企、央企、500強等各地區知名大型企業公司,就業行業遍布:醫藥行業、重工行業、汽車行業、生產制造行業、食品生產行業。
君和文悅,費用低!薪資高!企業高端!福利待遇好!
100 %高端就業安置,快來抓住前期報名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