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國風美妝逐漸成為主流,在國內外掀起了一股熱潮。其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和喜愛。國貨美妝產品在海外賣得火熱,消費者瘋狂買。隨著 “中國制造” 的名號越打越響亮,國貨熱潮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韓國和日本消費者對國貨美妝產品的進口量持續增長。
中國傳統美妝以其獨特的韻味和精致的工藝,成為全球美妝市場亮點。漢服妝容備受矚目,中草藥與現代美妝結合,國風美妝的崛起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探尋中國傳統之美 國風美妝的魅力
各朝代妝的特點——
春秋戰國時期,女子妝容以 “粉敷面,黛畫眉” 為主要特點。當時社會崇尚以德為美,因此簡單的妝容成為主流,整體給人自然不粉的感覺,能夠充分展現五官和臉型的優點。女子多以鋁粉敷面,或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制成敷面材料。
眉型一般是長眉,就如戰國時期出土的楚傭,臉部有敷粉、畫眉及紅妝的使用,進行了化妝和修飾,頭梳高簪,圓臉,“施粉紅彩”。當時的黛眉,是先將原有的眉毛除去,后用妝粉涂蓋,用黛畫出想要的眉型,給人一種淡雅清新之美,為華夏美容史的發展正式揭開了序幕。
秦漢時期妝容由先秦的素妝向漢朝紅妝轉變。漢朝的眉形除了大家常聽說的遠山眉、蛾眉之外,還有流行的長眉,纖細修長,從蛾眉演變而來。
眼妝上,秦漢女喜好將眼線畫得長和濃,使眼睛呈現明顯的丹鳳眼型。唇色以暗紅為主,經典的櫻唇妝盡顯秦女的豪放。同時,花鈿與面靨的使用也逐漸趨于成熟,女性的妝容逐漸開放。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民族融合,妝容大膽多樣。出現了斜紅妝、額黃妝、壽陽妝、黃眉墨妝、徐妃半面妝、紫妝等等。魏晉時期的女子妝容優雅,白色的底妝,細細的眉毛,再加上淡淡的腮紅和明亮的唇妝,有一種清淡的感覺。
南北朝時期的女子妝容會加入一些少數民族元素,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眉毛變得更加修長,并且微微上揚,給人一種別樣的異域風情。
唐代是中國封建文明的鼎盛時期,女子妝容豐富多彩,達到古代妝飾史高峰。濃艷的紅妝是面妝主流,初唐時期妝容較為素顏淳樸,安史之亂以后,女子妝容反而比盛唐更為雍容華貴。唐代的眉形和唇形種類繁多,粉底為純白色。
還出現了額頭畫花的妝容,用金箔貼上,再搭配上發髻顯得更為霸氣艷麗。唐朝在妝容上的元素豐富多樣,花鈿貼于兩眉之間,金箔與云母的材質,體現出大唐女子的雍容華美。
宋朝妝容色彩偏淡,追求自然膚色的展現,使用淺朱色的胭脂,僅透出淡淡的紅色,薄施朱粉,以體現清新脫俗之感。蛾眉纖細彎彎,像飛蛾的觸須一樣,是宋代女子常見的眉形選擇,還有一字眉、淺文殊眉、出繭眉、倒暈眉、鴛鴦眉等多種眉式。
貴婦們常用魚鰾制作成的膠為粘合劑,將珍珠貼于額頭、酒窩、太陽穴等位置,珍珠的溫潤光澤與女子嬌嫩的肌膚相映成趣,營造出高貴典雅的氣質。
新中式妝是一種融合了傳統中式美學與現代時尚元素的妝容風格,在保留傳統主色調的基礎上,通過添加現代流行色彩來豐富層次感。與西方強調立體感的妝容不同,新中式妝更注重展現中式的柔和之美。強調 “面若中秋之月” 的美感,注重對額頭、鼻梁和下巴等面部中心區域的提亮。
國風美妝兼具古典韻味和日常感,魅力十足,大華學校在古風妝造上的造詣頗深,其古風造型班包含了唐、宋、明、清等多個朝代的妝造講解與實操。課程不僅局限于妝容,還包括各朝代的服飾介紹以及相應的發型設計。來大華學技術,你會遇見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