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數據庫?
答:數據庫是按照某種數據模型組織起來的并存放二級存儲器中的數據集合。
2、什么是關系型數據庫?
答:關系型數據庫是建立在關系數據庫模型基礎上的數據庫,借助集合代數等概念和方法處理數據庫中的數據。目前主流的關系數據庫有:oracle、SQL、DB2、sqlserver、access、sybase等。
3、主鍵、外鍵的作用,索引的優點與不足?
答:主鍵:是表中的唯 一標示鍵。作用:**實體的完整性;加快數據庫的操作速度;增加新的表記錄時,數據庫會自動檢索新記錄的主鍵值,不允許該值與其他表中記錄的主鍵重復;數據庫會按主鍵值的順序顯示記錄,如果沒有設定主鍵,則按輸入的順序顯示記錄。
外鍵:是主鍵的從屬,表示了兩個表之間的聯系。作用:使用外鍵可以避免冗余。
索引的優點:
1)通過創建唯 一性的索引,可以**表中數據的唯 一性;
2)加速數據的檢索速度;
3)加快表與表之間的連接;
4)在使用分組與排序數據檢索時,可以顯著檢索分組與排序的時間;
5)在查詢的過程中使用優化隱藏器,提供系統性能。
缺點:
1)創建索引需要時間,且隨著數據量的增加而增加;
2)索引需要占用物理空間;
3)當對表中數據進行修改時,索引也要動態維護,降低了數據的維護速度。
4、測試類型有哪些?
答:黑盒測試、白盒測試、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功能測試、系統測試、負載測試、性能測試、兼容測試、可用性測試、安裝|卸載測試、恢復測試、安全測試、比較測試、Alpha測試、Beta測試、端到端測試、健全測試、衰竭測試、接受測試、累積綜合測試
5、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的定義與區別?測試分哪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答:黑盒測試:不關心軟件內部結構,只關心輸入輸出,主要測試依據是需求文檔;
白盒測試:關注軟件的內部結構和程序的設計實現,主要測試依據是設計文檔;
區別:
白盒測試只考慮測試軟件產品,他不**完整的需求規格是否被滿足;
黑盒測試只考慮測試需求規格,它不**實現的所有部分是否被測試到;
黑盒測試會發現遺漏的缺陷,指出規格的哪些部分沒有被完成;
白盒測試會發現代理方面缺陷,指出哪些實現部分是錯誤的。
測試分: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
單元測試:一般由開發小組采用白盒方式來測試,主要測試單元是否符合詳細設計規格說明書的要求。
集成測試:界于單元測試和系統測試之間,起到“橋梁作用”,一般由測試小組或開發小組采用白盒+黑盒的方式來測試,主要測試模塊接口及集成后的整體功能,驗證與概要設計規格說明書的符合度。
系統測試:一般由獨立測試小組采用黑盒方式來測試,主要測試系統是否符合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要求。
驗收測試:與系統測試非常相似,主要區別是測試人員不同,驗收測試由用戶代表或最終用戶執行。
6、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有哪些?
黑盒測試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有: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劃分、因果圖分析和錯誤猜測;
白盒測試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有:語句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多重條件覆蓋
7、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有哪些?
黑盒測試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有: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劃分、因果圖分析和錯誤猜測;
白盒測試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有:語句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多重條件覆蓋。
8、性能測試的流程?
測試需求分析;測試計劃制定與評審;測試用例設計與開發;測試執行與監控;分析測試結果;編寫性能測試報告;測試經驗總結
9、a測試,B測試定義?
a測試是軟件開發公司組織內部人員,模擬各類用戶,對即將上市的軟件產品進行測試,試圖發現錯誤并修復的過程。
β測試是由軟件的多個用戶在實際使用環境中進行的測試,這些用戶返回有關錯誤信息給開發者。
10、測試用例要素?
用例編號、測試名稱、重要級別、前置條件、測試輸入、操作步驟、預期結果
11、壓力測試與負載測試?
負載測試:通常運行時間比較短,在系統上逐漸加壓,直到性能指標達到飽和狀態(比如相應時間超出預期要求、系統資源占用率居高不下等),從而驗證系統預期的性能目標、相應時間等。
壓力測試:長時間運行,逐漸增加超負荷(并發、循環、多用戶等),直到系統產生異常以及對異常的處理能力,從而驗證系統可靠性、找到系統的瓶頸。 **微軟壓力測試的經驗值為72小時。**
12、什么是回歸測試?
回歸測試:缺陷修正后,執行符合一定條件的測試用例來確保缺陷的修正沒有在軟件中引入新的缺陷,這些缺陷可能存在于被測試的軟件模塊中,也可能在與之相關或不相關的其他軟件模塊中。當軟件發生變更或者使用軟件的環境發生變化時,需要進行回歸測試
13、簡述bug的生命周期?
1, 有效地記錄BUG
2, 使用BUG模板
3, 評價BUG優先級和嚴重性
4, BUG的生命
5, 維護BUG數據庫
14、缺陷記錄應包含的內容?
缺陷標識、缺陷類型、缺陷嚴重程度、缺陷產生可能性、缺陷優先級、缺陷狀態、缺陷起源、缺陷來源、缺陷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