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學的時候成績也就是班級的中等水平,但是我一直很驕傲。因為宿舍6子,我算優秀的了。所以我這個他們眼中的優等生也一直以相對強悍的專業知識隱隱成為我們宿舍的標桿。
我本來也以為這種狀況會一直持續著。。。
第1個拿到offer的人
第1個薪資過萬的人
。。。
想法終究是想法。大四下半年開始找工作,但是每一份簡歷就像石沉大海,悄無聲息,同時又在我心中鑿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印記,我有點慌了。
當時有一個舍友因為家里的關系,去考了公務員。當時我們就在一起開玩笑說“一想到我們之后一部分的薪資要交稅養活他,想想都不甘心啊”。我那時的心理挺矛盾的,一會兒想“我還沒有工作呢,對養活他沒有興趣”,一會兒又想“不吃饅頭也要爭口氣”,我以后肯定比他好。
之后的一個月,我陸陸續續也參加了幾家公司的面試,雖然都是十幾人規模的小公司。我當時告訴自己這不是妥協,而是曲線救國,先在一個平臺積累工作經驗,后面再跳槽去大公司。
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我不明白這些公司如果需要招聘有工作經驗的人,為什么還邀約我過去面試。想培養一個面霸
嘛!
到這里,你們可能還不知道我的專業,我是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這個專業最難的就是入行了,一旦入行,以后的發展和薪資都會很好。
萬事開頭難,所以我想到了校外的培訓機構。之前學校也有推薦過的,但是那時候躊躇滿志,根本沒有在意過。
要說我的第1次培訓經歷,雖說過去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但是記憶是有點模糊的。當時一方面不甘心,急需找一個突破口;其次就是涉世不深,聽他們規劃的職業發展,很是心動。于是就迷糊的報名了。我是在上海培訓的Python課程,學習的過程中都還好,因為大家都是一樣學習的,也沒有比較。但是培訓結束之后,工作還是需要自己找,這讓我有點接受不了,這和我之前有什么區別呢?
嗨,兄弟起碼學到了技術,和之前的空白還是不一樣的。我這么安慰自己。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又陷入了發簡歷、面試的無盡循環中?;蛟S你不能理解在上海這個遍地都是機會的大城市里,為什么我一個有拼勁的、肯干的年輕小伙子怎么就找不到工作呢。其實這也是我疑問的,所以我就找我的就業老師,但是他們給我的回復就是你的學歷不夠,所以機會少,他們也沒有辦法。
我當時那個暴脾氣呀,我學歷不夠你們是現在才知道的么?為什么之前沒有說學歷不夠呢,現在是在推卸責任么?
至此,我已經在上海待了半年的時間了,學費加上生活費,我已經不堪重負,即便滿心不甘,怨憤。我也不能繼續在上海待下去了。
去年8月份我來到了南京,輾轉聯系上了大學室友,我以為我們都一樣,見面之后發現我們確實都一樣,一樣未畢業就參加了校外的培訓。但是也不一樣,他沒有在開發的崗位上發展,而是選擇了測試培訓。
在我們的印象中,計科專業出來就是應該做開發工程師的,他最開始找的崗位也是開發。但是機緣巧合下來到了正厚軟件,面談的過程中,他們很直白的告訴他說“你這個學歷不建議你走開發崗位,因為就業會受限,我們這邊的開發學員基本上都是本科學歷的”。“如果你的條件可以,我們肯定優先走開發路線,但是在你的條件并沒有什么競爭優勢的前提下,開發一個課程時間長,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你培訓之后的結果?!?br>
可以說,我朋友是幸運的。對于二次培訓的我,也算是幸運的吧。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相對于當時一起在上海培訓沒有找到工作放棄的同學們,我是幸運的;但是相對我朋友可以在未畢業之后就在正厚培訓了測試來說,我又是不幸運的。我確實實現了當時的曲線救國,但是付出的代價有點高。
但是不管怎樣,能在軟件這行業發展,我還是很高興的。我相信我以后肯定會掙很多錢,交很多稅來養活我的公務員室友,哈哈哈。
還有我想對20年的學弟學妹們說,畢業之后的選擇很重要,無論怎樣,對個人的投資是最有效的,且伴隨一生,學到的技術始終屬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