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近兩年標化成績整體分數的水漲船高,SAT備考的啟動也越來越早。畢竟準備得越充分,越有希望考1500+,比如今年準備上美高的學生,已經決定寒假開始SAT的學習了。但是小編相信,仍然有一部分家長和同學,對于SAT考試的規劃和備考是有一些困惑的,今天主要針對一些重要問題和解讀跟大家做個分享。
【重要問題】
一、SAT一般在幾年級開始準備比較好?
這個問題相信是普遍疑惑,什么時候是理想的準備時間。針對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先走出一個誤區:SAT成績有效期。很多家長會去糾結SAT成績的有限期是多久?考得太早的分數會不會不能用?
其實,SAT成績沒有有效期這個概念。
一直流傳的2年或者5年有效期其實也不是CollegeBoard官方給出的確切回答,所以我們什么時候考都是可以的。
那走出這個誤區之后,我們規劃考試的一個根本原則就是結合孩子的時間、根據TA的具體情況,確定何時開始備考。比如我們有學生,在9年級的寒假就開始準備了。這樣寒假集中學習,第二年3月或者5月首考,根據首考成績再進行強化或者沖刺,8月二考是有希望考到自己理想成績的。
當然,比較普遍的一種情況就是高一(10年級)升高二(11年級)的暑假開始準備,如果英語水平不錯、備考進度順利,8月份或者10月份都是可以考慮的。那么根據首考成績,二考安排在12月或第二年3月都是可以的。大部分同學基本會都考2次。
有些美國大學接受SAT單項最 高成績拼分,所以不會過多關注學生考了幾次。不過,如果學生的目標院校中有要求提交全部SAT成績的話,就要關注考試次數了,不宜考得過多。
二、SAT考試地點如何選擇?
關注這個問題的同學或家長對于考試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可能接受了過多的信息,比如看到有文章討論北美和亞太curve的問題,認為北美的curve比較松,亞太的curve比較嚴格。
但這個說法其實也沒有依據的,比如2019年10月份的考試,亞太的curve就比北美要好一些,所以curve本身不分地區,只是和卷子難度有關。我們選擇方便的地點考試就可以。
三、SAT備考資料怎么選?
關于資料,也是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來判斷。
如果準備時間比較充分,以提升能力為主要目標,需要重點積累:
第 一是單詞,單詞是文章閱讀的基礎;
第二是重點提升小說和歷史類文章閱讀能力,因為這兩種文章類型是大部分考生都容易出現問題的文章類型。當然,如果孩子現在備考的目的就是考試,那么我們可以先從可汗學院的題目練習,雖然小部分題目的出題思路和真題有所區別,但是作為學習文本結構分析的材料,是很理想的,另外,可汗學院的文法練習也是非常不錯的。
也可以跟隨專業的老師使用專享教材進行學習。
如果孩子備考時間比較緊張,需要馬上考試,那么我們可以在鋪墊完基礎知識之后直接開始真題的練習以及限時模考。
【小結】
看完小編的分享,是不是對SAT的備考模式和相關問題更有了解了呢?相信通過各位小伙伴的不懈努力,大家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