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經過了近一年的復習終于即將迎來2014考研初試的考前沖刺,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由于方法和進度的不同導致我們到現在為止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也不一樣。所以在后的沖刺復習階段具體的復習內容和時間安排也要因人而異。但無論是起步晚還是早早就已經完成了幾輪復習的同學都要注意的一點,沖刺階段要精心準備,加速復習綱要,不要在不太重要的地方浪費太多時間,一鼓作氣,全力以赴的做好考試準備,一切復習都要以考試提分,鞏固成績為基礎。
在平時的復習中我們多追求的是多和精,廣闊的進行全書全教材的知識點復習,總結框架和記錄筆記。但是在沖刺階段我們應該盡可能的針對重點和自身的薄弱點進行攻克復習,結合之前做的總結和筆記我們就都能知道自己的薄弱點,還有考試大綱中的重點,從而有效充分的利用沖刺復習時間進行好考前的快速復習。具體到考研英語的復習,我們更要依賴主客觀題型的簡化思路,握各類知識的簡化方法,以質量取勝。
我們在做歷年真題的時候知道,很多完形填空或閱讀理解的篇章都是是社會科學的專業學術論文。這類型的文章中存在很多因果關系,這正是我們解題的技巧所在。
比如2008年“語言知識運用”中的完形填空題就屬于這一類。這類論文的一大特點是,全文都在說明一個因果關系,這個因果關系可以用y=f(x)這一公式來表示。x是自變量(原因),y是因變量(結果),這一關系的表述就是全文的核心問題:“種族的智商高低與遺傳病概率有何聯系?”文中提出,獨立研究人員Gregory Cochran提出了創新觀點:中歐某一種族(可能是猶太人)的智商優于其他,而智商越高,遺傳病概率越大。在這篇論文中,x就成了智商高低,y就成了遺傳病概率,兩者之間成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對于這篇文章核心問題的回答是:種族遺傳病概率與種族智商成正比。
如果能夠在閱讀篇章的時候,將全文幾百字內容抽象成y=f(x)的因果關系,我們就不必擔心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將文章簡化為核心問題和因果公式y=f(x)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的過程。
對于客觀題型,包括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和聽力試題,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大化地“得分”。在沖刺階段,就要回顧丟分題,分析丟分原因。
假設大家都認真審題、讀懂要求并理性選擇了,排除因為心理因素導致的因緊張看不懂題的情況,那么,“丟分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全新知識;另一類是被干擾選項干擾產生的誤判。全新知識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窮盡的,比如某一類語法知識;另一類是不可窮盡的,比如各個領域的專業詞匯。干擾誤判的情況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受上下文干擾;另一類是受其他三個選項的干擾。
我們在沖刺復習的時候總是能碰到和之前復習重復的題型和知識點,這正是我們檢測復習程度和摩挲做題技巧的好機會。后祝廣大考生在后的沖刺復習后都能考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