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國考備考緊鑼密鼓,對于申論的復習,閱讀能力的培養可謂第一步,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對于閱讀方法,卓博教育給考生劃分了初級和高級方法,初級的方法也就是比較常見的跳讀,快讀和精讀法。這個時代是個速讀的時代,“上網、看手機、玩微博….”,考生們都養成了很好的速讀習慣,好處是很多申論的材料看起來都還比較熟悉,壞處是答不出來。這就需要我們重點來講解一下申論閱讀之精讀法。
何謂精讀法?所謂精讀法,也就是申論中有些材料“字字珠璣”,使考生不得不認真對待,“一行十目”。那么哪些材料如此重要需要我們必須采用精讀呢?卓博教育王老師提醒,當你看到材料中有人物觀點、調查報告、政策文件或典型案例的時候,你必須要睜大眼睛,打起十二分精神了,因為這種材料一般就是答案或者是答案的“源泉”。為什么?因為申論考試答案的核心是泛理論的東西,也就是突出看法和想法,這也是為什么申論要有“論”。這也就是答案的素材更多的會出自于理論型或偏理論型的材料,所以人物觀點、調查報告、政策文件或典型案例類的材料就顯得尤其重要了,所以你要采用精讀法。
那么精讀法怎么來操作呢?重要的是要讀懂話中話,也就是“從現象看本質”,比如說這則申論真題材料:
云南大學E教授說:“怒江中下游水電開發的確不是解決當地群眾貧困和經濟發展的唯一途徑,但是,怒江州可供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十分有限,怒江地區生存條件的惡劣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水電開發,至少是迄今為止一條可實現的對怒江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徑。”
以上的材料很明顯是E教授的一個觀點,那么表面上看他認為“怒江中下游水電開發的確不是解決當地群眾貧困和經濟發展的唯一途徑”,但事實上我們注意他說的“但是”后面的句子“怒江州可供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十分有限,怒江地區生存條件的惡劣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再根據我們中國人一般所秉持的“話說三分好”。基本可以看出來他話中話就是一定要搞怒江水電開發,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卓博教育王老師后提醒,一個不好的消息是國考申論一般都會有有比較大的一部分是需要精讀的材料,但還有一個好消息是多加訓練,“精讀”也能變“快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