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詞
令眾多考生抓狂的事情莫過于圖中出現了n多的生詞,導致許多烤鴨在看完圖后心里都會冒出兩個問題:這畫的是神馬?好多單詞不認識怎么寫呀?其實,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非常簡單。首先,如果讀題后發現根本不知題目所云,連圖表畫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話,不要著急,我們可以去抓圖表的大標題。因為大標題往往就是這個圖的描述對象。因此考生根本無需知道大標題什么意思,只要往主體段中照抄,即XXX由幾個步驟組成即可(置于主體段段首,作為總趨勢)。比如劍六的第三套題:
由于題目中出現了life cycle, silkworm, silk cloth等詞匯,很容易導致考生抓不住描述對象。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從流程圖大標題下手,提煉出描述對象,至于能不能看懂,根本不重要。
先來看兩個例子:
比如上圖中的大標題“Life cycle of the silkworm”就是描述對象。
再比如說這個的大標題“production of silk cloth” 也是描述對象。
提煉出描述對象后,在主體段第一句話直接寫Life cycle of the silkworm consists of five steps.即可,這樣一來便描述出了數據的總趨勢,而題目要求明確提出“Summarize the information”,總結數據總體趨勢。其次,出現好多生詞是正常現象,我們根本不需要知道第一個圖中的moth,muberry leaf和larva是什么意思,只需要看出moth下了好多蛋,larva是吃muberry leaf長大的即可。至于下蛋,完全可以用produce這個動詞來表示,而吃則用eat來表示。完全可以滿足5.5分作文的要求。
二:銜接手段
作文分數的高與低突出的一個區別就是低分作文很少使用連接手段對主題段內句與句進行連接。因此,大量而準確的使用連接手段,是提高分數快的途徑之一。就流程圖而言,所謂的連接手段則是要在主體段內標明步驟。表明流程圖步驟的連接詞和連接短語現總結如下:
① 第一步:Firstly, to begin with, in the first step, in the first place
② 第二步:Secondly, next, at the second step, after that
③ 下一步:Thirdly, at the next stage, then
④ 后一步:Fourthly, at the final step, lastly, finally
以上幾種連接手段用于步驟與步驟之間的銜接和過渡,在流程圖中使用,可以幫助考生提高段落內部的連貫性,使文章的層次感更加分明。
三:時態和語態
低分作文在時態語態方面經常誤用。流程圖小作文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動植物生命周期,像是剛才那篇“Life cycle of the silkworm”,還有一種是某種產品的加工工藝,比如“production of silk cloth”。不管哪種類型的流程圖,在對過程進行描述時都不會牽扯到過多的時態問題,因此我們多用一般現在時。
而對于動植物生命周期的語態來說,動植物生命循環一般都是源于自身生長規律,比如蠶會自己生長、吐絲,然后破繭而出。這個過程不需要借助外力,因此這類圖多用主動語態,但也要注意隨機應變,比如蛋是被蛾子排出來的,這類情況下要用被動語態。對產品加工工藝這類圖而言,一定是人為進行的生產和加工,必須借助外力,產品不會自己生產出來。因此這類圖多用被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