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太奇教育集團上市機構,證券代碼:870263,招生人數和上線人數都遠遠高于第二梯隊。1999年12月太奇首次舉辦了聯考輔導串講班,2000年全面進入聯考輔導領域,2001年迅速發展,成為北京地區乃至全國專業管理類碩士學位聯考輔導機構;連續20年招生規模、錄取率、名校考取率等方面都保持絕對領先優勢,在全國各地有50多家分校。
年初,翟天臨因學術造假而被研究生錘至人設崩塌;三月又有學生在微博控訴清華大學研究生面試存在性別歧視。
3月底,又有湖南大學劉夢潔碩士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經核實,學位被撤,導師被調離教學崗位。
古語有云:‘萬物皆下品,唯有讀書奧’。很多人把考研當成了一次改變自己和他人命運的機遇。
無論如何,這條路其實從一開始就并不容易。
名校碩士推免,985、211標配
項目一般情況下,只有985和211學校有推免資格,所以,推免生絕大部分來自985、211學校,學習能力上相對更強,科研和論文水平也相對更好,985、211學校的學生在大學時就已經參與過科研項目,優秀者甚至在專業的期刊上發表過相關科研論文,這些是非985、211學校的學生很難達到的,而且能被推免的只能是各個專業的佼佼者,更符合名校導師的標準。
從北京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推免錄取的名單中,我們很容易發現985、211這些標簽伴隨而來的價值。非985/211院校的本科生通過推免錄取北大碩士并非沒有,但是少之又少。
由此可見,想要推免北大碩士生,本科學校985、211是標配。
想通過推免讀名校碩士并不容易,考研難度又如何呢?
考研的人越來越多
很遺憾,通過考研獲得碩士錄取這條路正在變得越來越窄。
2010-2018年這九年以來,高校越來越傾向于通過推免的方式來錄取碩士研究生。有學者研究指出,推免生的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高于考研學生,是高校提高推免生錄取比例的潛在動力之一。
2010年,學術型碩士錄取推免生不足40%,2016年一度超過50%,其后穩定在50%左右。專業型碩士錄取變化幅度更大,2010年推免生占比不足10%,到2018年這一比例已超過30%,升幅更為明顯。
盡管2016年學術型碩士推免招生比例超過50%,但綜合學術型及專業型碩士來看比例仍低于50%。
然而無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高校通過推免的方式錄取碩士,這意味著越來越少的機會向考研生開放。與此同時,考研人數正在持續上升,只多不少。
2019年考研人數高達290萬人,但計劃錄取70萬人,四分之三的人成為陪考。
學碩與專碩性質不一樣
學術型、專業型碩士推免生的占比都越來越高,但兩者之間依然存在顯著的差異:學術型碩士推免生占比一直以來高于專業型碩士。換句話說,對考研黨而言,這兩類碩士的競爭程度并不同。具體到專業層面,也有類似的趨勢。
綜合網絡關注度及歷年報考人數等信息得出的前10位人氣專業當中,屬于學術型碩士的占9個,僅1個是專業型碩士,而且超過一半都與經濟和管理有關。
讓人咂舌的莫過于前十名里出現了兩個會計專業,而且推免生占比相差30%。如果真想考會計專業的研究生,專業碩士可能是更容易的選擇。
在熱門專業上,學術型與專業型碩士推免生占比延續了總體趨勢,專業型碩士推免生占比低于學術型碩士,相對而言有更大比例的學生可以通過考研獲得錄取。
對于學術型碩士而言,競爭越激烈的專業,院系越傾向于通過推免方式進行錄取。報名的人本來就多,推免名額再增加的話,留給考研生的是一個地獄模式。
相比之下,專業型碩士情況稍微好一點,報錄比和推免生占比相關性并不高,對考研黨來說更為友好。
考研不容易,想要考名校的研究生更是難上加難。不過,在寒冬之下,考名校研和找好工作,不知道哪個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