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了解到它真正內涵的人越來越少了。學國畫讓你了解到的不僅僅是國畫這門技藝,還有就是要懂得欣賞,會畫并不是高層面的,會品鑒的才是真正的大家。而反過來,會品鑒就真正的話妙處在哪里,如果同時你是一名畫家,那么你可能會更好的提升技藝,學會欣賞你的畫。
如何欣賞中國畫?對中國畫審美特征的理解會敏銳我們的直覺,欣賞時再結合想象,方能領略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氣韻、神韻、陶冶情懷。儒鴻書院的國畫老師從國畫歷史入手,邊學邊品,提煉你的藝術品味。
國畫是在一種特殊而古老的文明環境中產生的。幾千年來,曾走過了從發端、童稚、成熟到升華變化,從實用到藝術化的漫長路程。毫不夸張地說,國畫是華夏民族的聰慧與創造力集中的表現之一,并在某種意義上標志著華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藝術領域的高水準。
作為藝術,作為中國人心理意識結晶的國畫藝術,就更不待言了。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較高的層次上欣賞國畫藝術。它是如此的豐富而悠久,精致而又神妙!上海學國畫的人都知道要理解與感受國畫,意在筆墨之外的文人畫和高度抽象、流動的書法點劃結構,都需要一定的知識和修養。欣賞中國書畫,允許欣賞者持的某種主觀態度,這需要情感與想象。需要理性、確切的知識與判斷。將二者合而為一。
中國畫發展到今天,有如此抽象的形象,毫無拘束的潑墨、潑彩畫法,縱情疏狂的意趣等。再說精神和物質自古就屬個人所有,今天才真正成為社會的文化,人類的文明。老子說:“道,可道也,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事物總是對立,互補,統一,矛盾向前發展。高更說:“畫家在他的畫架前面,既不是過去時代的奴隸,也不是現在的奴隸;既不是自然的奴隸,也不是他的鄰居的奴隸。他是他自己,始終是他自己,永遠是他自己。”
國畫的魅力在于線條,筆墨,空間的完美結合,創造出的意境是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精神境界隨意而成的,這種永無止境的提升空間想必才是國畫流芳百世,令人燃起征服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