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閱讀還是聽力,語篇的組織都需要一定的邏輯。武漢小馬過河國際教育的老師表示,如果我們能夠明晰托福聽力語篇的結構。我們的得分率將會大大提高。那么,我們該怎樣做才能把握托福聽力的結構呢?
托福聽力對于段子題目,特別是PART C,我們聽的時候主要是聽文章的結構。這樣才能把剛聽到過的零散信息進行有效的重組,對整篇文章做到心中有數。
PART C部分,也叫TAKL部分。通常是老師講課(上課或者其他內容),學生做報告等。而決定了內容上是文科專業或者理科專業體裁居多,而學生生活方面的偏少,或者可以說基本沒有。而大家知道,美國人是很講邏輯性的,不管是說話,還是寫文章。而ETS在出題上更繼承了這一特點。它們都有很強的結構性。閱讀是這樣,而聽力同樣如此。
對于聽力文章(文理科專業段子)的結構,大家也許比較熟悉了。不過是:一般分3段,第一段點題,也就是提出問題;第二段討論,也就是展開問題的各分點。第三段結輪,也就是經過討論后下結論。第一、三部分都比較好說,一頭一尾嘛,容易把握。而主要的主要針對的是文章的討論部分,它會分幾點來敘述將要說明的事情,而這幾點又是由某些順序來組織的:
我們認為通常有3類:
1. 時間順序。在敘說一個事物史的發展的時候,通常是采取時間漸進的方式來敘述。先怎么樣,再怎么樣,后怎么樣。
2. 空間順序。在介紹一個事物的時候,也會采用空間移動的順序。里面怎么樣,外面怎么樣,前面怎么樣,后面怎么樣,上面怎么樣,下面怎么樣。
3. 好壞順序。在介紹新產品的時候,往往會先說它的幾個優點,然后再說它缺點。在介紹某種現象的時候,也會先說它帶來的好處,再說它的壞處。
注意:對于分類,也許還不太完善。也許不太合理,也許還有其他的遺漏。而且有的時候,文章通常會是兩種順序交叉或者交替進行。其實不管怎么樣分,聽的過程中主要是聽清分點和結構,提供的這些順序,只是幫助大家記憶的。
我們在聽文章的時候就得抓住如上重點,聽完后得知道文章說了哪幾點,是采取什么順序來組織的。
當聽出文章的結構來后,我們自然能把握好文章的主題,這樣TOPIC題和尾巴題就不在話下了,而對于做細節題,也同樣非常有幫助的。因為大家知道,TOEFL是順序出題的,了解了結構,對于第幾題對應那個段,自然是非常清楚。
以上就是聽出托福聽力結構的方法。武漢小馬過河國際教育的老師提醒大家,在做聽力題目時,切忌以點概面。要學會宏觀地對聽力的內容進行把握。有了全局視野,在選擇時才不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