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通過生動的藝術的藝術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它可以讓我們快樂,也可以讓我們憂傷。它滿足人們審美的需求,陶冶著人們的情操。它是世界上人們共同的語言。
音樂語言的要素:包括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區、音色、和聲、調式、調性等。
旋律是指長短、高低、強弱不同的一連串樂音有組織地進行。它是音樂的基礎和靈魂。
節奏是指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系。
節拍是指時值相等的強拍和弱拍有規律地交替出現。
速度是指音樂進行中的快與慢。
力度是指音樂進行中的強和弱。
音區是指人聲或樂曲在某個作品中的音域范圍。通常分為高音區、中音區和低音區。
音色是指不同人聲或樂器在音響上的特色。
和聲現代是指音的同時結合及其連續進行。
調式是指幾個音按照一定的關系組成一個體系,并以其中的某個音為中心(主音),該體系即稱為調式。
調性是指調式所具有的特性。
樂音:振動規則,聽起來高低明顯的音。
噪音:振動不規則,聽起來高低不明顯的音。
樂音體系:音樂中使用樂音的總和。
音級:樂音體系中各個音叫音級。它包括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
半音:在鋼琴鍵盤上,任何相鄰兩個鍵的音高關系為半音。
全音:在鋼琴鍵盤上,任何隔開一個琴鍵的兩個鍵音高關系為全音。
音名:音的名稱。用C、D、E、F、G、A、B表示。
唱名:唱譜時使用的名稱。用do、re、mi、fa、sol、la、si來唱。
音組:七個基本音級循環重復,產生了許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于是可以分成若干個組,這些組稱為音組。
音律:音樂體系中各音的絕對高度。目前世界各國廣泛采用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另外還有純律和五度相生律。
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
基音和泛音:琴弦振動發音時,不僅全弦振動,它的二段、三段、四段……也在振動發音。全弦振動產生的音,即聽得清楚的音叫基音;其它各段振動產生的音,不易聽清楚,叫泛音。
音域:指樂音體系、人聲、樂器或某首作品的音 高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