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e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姑娘,今年6歲,九月份剛上小學。才開學沒幾天,Sophie就說學英語沒意思。老師也打來電話,說Sophie上英語課沒法集中注意力,東張西望;要不就是坐著發呆,打瞌睡。有時候老師提問,Sophie顯得茫然不知所措,壓根就不知道老師剛才說了什么。
媽媽心里又急又氣,同時也很納悶:在課外英語班,通過看動畫片、玩游戲的形式學英語,孩子非常喜歡,興趣很濃厚。怎么到了小學,反差怎么就這么大呢?
教育軟件和游戲軟件從形式上看可能都很吸引孩子,但設計目標不一樣,教育軟件是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出發點,而游戲軟件則完全不同。教育軟件包含著完整的教育目標、內容和教學方法。而游戲軟件以娛樂為主,很多機構采用游戲軟件教英語,靠互動、好玩、絢麗卡通形象吸引孩子,看似玩得很高興,但學習內容缺乏系統性,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孩子反倒養成了注意力不易集中、無規則意識等壞習慣。
孩子接觸游戲軟件或動畫片,需要成人監護,把握好度。國內外許多研究都證實;大量玩電子游戲會使孩子患注意力缺失癥(多動癥)的幾率大大升高。孩子在玩電子游戲時,被快速變換的畫面和聲光刺激所吸引,注視點每秒鐘都改變,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廣度會逐漸縮小,注意的持續性、穩定性和集中性都會受到損害。如果長時間用這樣的方式“學習”,習慣了過度的聲光電刺激,當孩子再面對正常的課堂交流,就會感覺到煩悶和厭倦。
正確做法:
怎樣區分教育軟件和游戲軟件呢?家長在挑選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 產品背后的設計開發團隊。教育出版集團有頂尖的教育專家團隊,有長時間的經驗積淀,在出版教育軟件方面更加專業。而以娛樂軟件見長的出版商,在教育領域里沒有優勢。
2. 開發時間和流行時間。教育軟件從設計到出品,往往要經歷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需要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學習規律進行研究,依據完整教育目標,才能設計出優秀的教育產品。而游戲軟件開發商通常追求“短平快”,因為娛樂類產品的流行周期很短,一般1-2年就被更新更炫的游戲替代了。
3. 與學校教育的銜接性。教育軟件可以理解為高科技手段的“教材”,它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服務于整體的教育目標。因此,教育軟件與課堂教學可以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共同促進孩子的全方位發展。而電子游戲并不具備教育功能,孩子僅僅是在娛樂,并不能實現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