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料規格單的解釋、說明(詳細見面料規格單)
1、綢緞品種規格單——一般指的是真絲綢。其它產品也有自己的規格單,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2、統一編號:一般如真絲綢、毛、麻、棉、羊毛等傳統產品有編號,其它有的產品沒有編號。
3、地區編號:某省的特色產品或拳頭產品有時自己省內會有一個編號,H為浙江省的地區編號。
4、成品:直接可以做服裝或其它成品的面料。
5、外幅:面料的外邊的寬度。
6、內幅:除邊以外的門幅——有效門幅。
7、經密:1公分內的經線根數,緯密:1公分內的緯線根數。
8、匹長:布匹的長度。
9、匹重:布匹的重量。
布匹的匹長、匹重的訂制要考慮到運輸的需要,裁剪臺板長度的需要,驗布的需要等而設定。匹長、匹重也是確定布匹質量是否合格的標準。
10、平方米克重:面料的每平方米的重量。
11、真絲產品的兩個參數:
A旦尼爾數:9000米絲的重量,用D表示。
B姆米:重量單位,4.0356X姆米=每平方米克重,用m/m表示。
常用的產品是20D,22D廠絲,還有40D,42D雙宮絲。
20D的真絲內有6—7根單絲集束而成,雙宮絲:繅絲時有的蠶蛹是雙個或變異,使絲粗細不均。
12、基本組織(taxtare):三種:平紋、斜紋、緞紋
13、原料含量:面料中的原料成份。
14、織造規格:A踏盤開口——平紋
B多臂開口——多臂機(dobby)——斜紋
C提花開口——提花機(jacquard)——緞紋
15、鋼筘(metal reed):筘號密度=經線密度X成品內幅÷鋼筘內幅÷穿入數
16、內筘齒數:穿入的根數。
17、經線1/30D: 單股30D半光尼龍;5T/S:T(Teist)捻度,5T每公分5個捻,S捻向,一般分為S捻和Z捻。
緯線1/40D: 單股40D半光尼龍。
18、原料定量:經線定量+緯線定量。
19、工藝流程:經 挑剔(檢驗外觀)——絡絲——捻絲——自定(自然定型)
定型:自然定型:500—600捻以下的為自然定型,500捻指每米500捻。
高溫定型:600捻以上高溫蒸、冷卻。
20、坯型規格(grey fabric):沒有經過后處理的坯布。
21、后處理:練(Boiling)——染(Dye)——印(Print)——定型(Set)
二、原料:
1、真絲;按品種分為 A 桑蠶絲(家蠶):高貴、順滑、白
B 柞蠶絲(野蠶)
C 天蠶(野蠶中特別細的絲)
D 蓖麻絲(吃蓖麻葉的蠶)
桑蠶絲按加工性能分為廠絲、絹絲、纟由絲;同樣柞蠶絲可分廠絲、絹絲、纟由絲。
2、毛類:羊毛及兔毛
3、麻類:亞麻、苧麻、黃麻。
4、人造絲:粘膠絲(Rayon)Visco,仿真絲。
5、人造棉:短纖 仿棉。
6、人造毛;粗 仿毛。
7、滌綸:人造絲,滌綸紗:仿棉、仿毛。
8、腈綸:尼龍絲。
9、棉紗:精梳和普梳;又可分為高支紗(60S以上),普支紗(10S,20S,40S),粗支紗(10S以下)
普支紗、高支紗的紡絲工藝:環錠紡;粗支紗的紡絲工藝:氣流紡.
三、面料計算
1、經線用量=(P(經密)X D旦尼爾X 門幅÷(1—煉減率)X9000)X(1+折縮率)X(1+捻縮率)X(1±煉縮率)=( )克/M
若經緯都是真絲,一般煉減率為25%,滌綸差不多,其余的折縮率、捻縮率、煉縮率等都要靠經驗。 注:若經線中為雙股線則應DX2。
2、緯線用量=(P(緯密)X D旦尼爾X筘幅÷(1—煉減率)X9000)X(1+捻縮率)X(1±煉縮率)=( )克/M
筘幅:內幅X(1+折縮率) 同樣若緯線是雙股,則DX2;三股則DX3
3、原料用量:經線用量+緯線用量
4、等重法來設計面料
A 公式:P1÷P2=D2÷D1 其中:P1為原經線/緯線密度;P2為新經線/緯線密度
D1為原經線纖度(粗細);D2為新經線纖度
例:若現手上有一塊面料,緯線為20根/厘米,纖度為100D滌綸,要換成纖度為150D
滌綸,則新設計的面料的緯線是多少根?
P1÷P2=D2÷D1 →P2=P1XD1÷D2 →P2=20X100÷150=13.33根
不考慮新舊產品的折縮率、煉縮率、捻縮率等(并設筘幅為100)計算重量。
舊:G=20X100X100÷9000=22.22克
新:G=13.33X150X100÷9000=22.22克 新舊面料的重量相等。
5、D旦尼爾數=重量/9000(厘米)
S 英制支數(英寸) 旦尼爾數與英支換算 D=5315/S
N 公制支數 (麻、羊毛) 旦尼爾數與公支換算 D=9000/N
由上面兩個公式可推出:S=0.591N ; N=1.692 S
dtex 分特克斯 D=9 dtex
例:棉產品的規格為30sX30s/133X72 換成旦尼爾數及每厘米密度?
5315/30X5315/30 / 133/2.54 X 72/2.54 →177.17DX177.17D/52.36X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