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務員考試微分時代的到來,**題型越來越受廣大考生的欽賴。據此我們通過對2010年-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歷年考題的研究,歸納總結出數學運算中的極值問題、利潤問題、行程問題、幾何問題,資料分析,邏輯判斷,類比推理,定義判斷,圖形推理,言語理解中的語句表達、片段閱讀、邏輯填空都是**題型,所以考生備考時應予以足夠重視。下面,小編就重點題型分別進行講解和解析。
一、極值問題
極值問題就是求大值和小值的問題。比如日常生活中,我們走路盡可能使行程短,時間少或者車費省;完成一件事情,我們盡可能使效率高,工時短;學習一項技能時盡可能時間短而收益大等等。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就是均等接近的思想。
【例1】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61題
某單位2011年招聘了65名畢業生,擬分配到該單位的7個不同部門。假設行政部門分得的畢業生人數比其他部門都多,問行政部門分得的畢業生人數至少為多少名?
A.10 B.11 C.12 D.13
【答案】B。11
【解析】要使分得畢業生人數多的行政部門人數少,則其余部門人數盡可能多,即各部門人數盡量接近(可以相等)。從人數少的選項開始驗證,當行政部門有10人時,其余各部門共有65-10=55人,平均每部門人數超過9人,即至少有1個部門人數超過9人,與行政部人數多的題干條件不符。若行政部有11人,其余部門總人數為54人,每個部門可以是9人,滿足題意。
二、利潤問題
利潤問題涉及到的概念很多,成本、進價、售價、定價、打折、打折率、折扣率、降價、利潤、利潤率(成本利潤率、售價利潤率)等問題的出現,都屬于利潤問題,利潤就是售價和成本的差值。
【例2】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72題
某商店花10000元進了一批商品,按期望獲得相當于進價25%的利潤來定價,結果只銷售了商品總量的30%。為盡快完成資金周轉,商店決定打折銷售,這樣賣完全部商品后,虧本1000元。問商店是按定價打幾折銷售的?
A.四八折 B.六折 C.七五折 D.九折
【答案】B。六折
【解析】方法一:商品的總定價為(1+25%)×10000=12500元,銷售30%后,得到資金12500×30%=3750元。由于整體虧本1000元,說明剩下70%的銷售額為(10000-1000)-3750=5250元,然而剩下70%商品的原定價應為12500-3750=8750元,5250÷8750=0.6,即打了六折,選B。
三、行程問題
行程問題是每年的**項,這也是我們為熟知的一類題型,是研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量之間關系的問題,基本題型為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不過由于考察方式的多樣和題型的難度不同,進而可用特值法,比例法求解。
【例3】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71題
公路上有三輛同向行駛的汽車,其中甲車的時速為63公里,乙、丙兩車的時速均為60公里,但由于水箱故障,丙車每連續行駛30分鐘后必須停車2分鐘。甲上10點,三車到達同一位置,問1小時后,甲、丙兩車多相距多少公里?
A.5 B.7 C.9 D.11
【答案】B。7
【解析】1小時內甲固定跑63公里,丙多休息兩次共4分鐘,因此他少跑
公里,甲、丙多相距63-56=7公里。
四、幾何問題
幾何問題近幾年都有考到,平面圖形、立體圖形、還有近兩年考到的三視圖問題。
【例4】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75題
若干個相同的立方體擺在一起,前、后、左、右的視圖都是
,問這堆立方體少有多少個?
A.4 B.6 C.8 D.10
【答案】A。4
【解析】如圖(右圖為俯視圖)所示擺放能滿足題意,且所用立方體少為4個。
五、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這類題型年年都考,必然考到文字類還有文字與圖形、表格綜合類題目,就考點來看,基本上以增長和比重為主。從2012年開始,資料分析也出現,增長、比重、倍數和平均量兩兩結合的題目。增長當中基期量,增長量和增長率都會考到。
六、邏輯判斷
邏輯判斷這一部分在歷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都考察十道題,考察的內容以可能性推理為主,削弱型題目**,加強型、評價型、解釋性、結論性輪番考到;必然性中的樸素推理這幾年出現的頻繁,假言命題也有考到。
【例5】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84題
在一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文(音kuí,一種變體的龍文)陶片。對此,專家解釋說,由于雨水沖刷等原因,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能質疑上述專家的觀點?
A.在這座唐代古墓中還發現多件西漢時期的文物
B.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
C.并非只有先秦時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風俗是將墓主生前喜愛的物品隨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
【解析】削弱型題目。專家的觀點認為雨水沖刷是唐代墓穴中發現先秦陶片的原因。A項中的西漢時期文物對題干觀點構不成影響;B項反駁了雨水沖刷的可能性,直接削弱了專家的觀點;C項與題干論證無關,題干發現的是先秦的陶片;D項說明唐代墓穴中有先秦陶片可能是“另有他因”,但無法反駁雨水沖刷也是原因之一,削弱程度不如B項。
【例6】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85題
以下是一則廣告:
本網絡文學培訓班有著其他同類培訓班所沒有的特點,除了傳授高超的寫作技巧、幫助同學打開認識世界的多維視角和宏觀視野、豐富學員的文化知識和藝術涵養外,還負責向畢業班學員提供切實有效的就業咨詢。去年進行咨詢的畢業班學員,都找到了工作。為了在網絡文學創作事業上開創一片天地,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為了確定該廣告的可信性,以下相關問題必須詢問清楚的是:
Ⅰ。去年共舉辦了多少期這類培訓班,共有多少學員畢業?
Ⅱ。去年有多少畢業班學員進行了就業咨詢?
Ⅲ。對于找到工作的學員,就業咨詢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
Ⅳ。咨詢者找到的是否都是網絡文學創作工作?
A.Ⅰ、Ⅱ、Ⅲ和Ⅳ B.Ⅰ、Ⅱ和Ⅲ
C.Ⅱ、Ⅲ和Ⅳ D.Ⅲ和Ⅳ
【答案】C。Ⅱ、Ⅲ和Ⅳ
【解析】評價型題目。題干廣告指出,該培訓班能提供切實有效的網絡文學創作事業方面的就業咨詢,論據是“去年進行咨詢的畢業班學員都找到了工作”。Ⅰ與廣告所宣傳的就業咨詢無關;Ⅱ是必須問清的,能夠驗證樣本的大小;Ⅲ和Ⅳ也都是必須問清的,能夠驗證該就業咨詢是否切實有效。
七、圖形推理
圖形推理主要是通過比較和分析給出的圖形存在的相似性和相異性來進行判斷。近年來,國家公務員考試圖形推理問題不斷有新的變化,一是題干圖形復雜性和備選圖形的迷惑性,二是圖形推理規律的不斷創新。點、線、封閉區間、平移、旋轉、空間等等考點不斷推陳出新,意指圖形、三視圖以及分類分組圖形也是新的嘗試。要想把握圖形推理,重要的就是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核心思想。
【例7】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89題
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⑤⑥,②③④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①④⑥,②③⑤
【答案】C。①②④,③⑤⑥
【解析】圖形①②④均由一個部分組成,圖形③⑤⑥均由多個部分組成。
八、邏輯填空
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明確細化言語理解與表達這一部分的考察題型,首次出現了“邏輯填空”這一名詞。結合近四年的題目特點,可以看出命題人更傾向于考察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尤其是對材料中所隱含的邏輯關系的把握。當然成語和詞語的積累也很關鍵。
【例8】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36題
微博實時、便捷,與旅游“在路上”的狀態____。微博提供“社交加媒體”平臺,用戶樂于在此交流信息、分享感受,也容易接受他人的推薦。旅游屬于體驗型服務,即時消費型產品,人們在消費前往往會____別人的評價,兩者再次找到契合點。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恰當的一項是:
A. 一拍即合 搜索 B. 殊途同歸 借鑒
C. 不謀而合 參考 D. 相輔相成 聽取
【答案】C。不謀而合 參考
【解析】由“兩者再次找到契合點”可知,前句說的是微博與旅游之間的一個契合點,第一空所填詞語應與“合”相關,據此排除B、D。
第二空,由“也容易接受他人的推薦”可知,人們在旅游消費前不僅會搜索別人的評價,而且這些評價還會對其消費行為產生影響,故此處填“參考”比“搜索”恰當。故本題答案為C。
九、語句表達
國家公務員考試中語句表達近考語句連貫,是指語言的表達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排列組合,注意上下句的聯系、銜接和呼應,做到話題統一、語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基本題型就是句子填空和句子排序。
【例9】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47題
人類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但是人類所觀察到的癌癥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在分析這種趨勢的時候,很多人會把它歸結為現代食物的品質越來越差。于是時不時有人發出“某某食物致癌”的言論,總能吸引一堆眼球;如果指出這種“致癌的食物”跟現代技術有關,____ 。
填入劃橫線部分恰當的一句是:
A.那就更容易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同
B.那就應該分析其關聯性到底有多大
C.那也不能作為反對現代技術的理由
D.那么據此得出的結論就往往只是初步的
【答案】A。那就更容易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同
【解析】由句中的分號可知,前后分句間為并列關系。前句的“總能吸引一堆眼球”說的是人們對“某某食物致癌”言論的反應,因此空缺處的句子所表示的含義也應是人們對前文“致癌的食物”跟現代技術有關這一論述的反應。B、C、D三項均不能使其構成并列關系,排除。A項的“普遍認同”恰合句意,故當選。
【例10】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56題
①認為瑪雅文明和中國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發展的結果
②主要根據是《梁書》中關于五世紀時中國僧人慧深漂洋過海到達“扶桑國”的故事,認為“扶桑”即墨西哥
③日前,著名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提出了一個“瑪雅—中國文化連續體”的假設
④遺憾的是,這些說法至今還沒有得到考古學的明確證實
⑤后來又有“殷人東渡說”,是說商朝時的中國人橫渡太平洋將文明帶到了美洲
⑥長期以來,不少人認為瑪雅文明的源頭是古代的中國文明,早提出這種觀點的是“扶桑國”說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 ③⑥①②⑤④ B. ③①④⑥②⑤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⑥②⑤③①④
【答案】D。⑥②⑤③①④
【解析】⑥末尾的“扶桑國”與②的“扶桑國”相對應,由此可知②是對⑥“‘扶桑國’說”的解釋,②應緊接⑥后,據此可排除A、C。通過分析可知,④中的“這些說法”指代應是“扶桑國”說、“殷人東渡”說等,它比⑤更適合做總結句。因此本題選D。
十、片段閱讀
片段閱讀就是閱讀理解類題目,這類題型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在考試中年年都有考察到的有主旨概括、態度觀點和細節判斷題。
【例11】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54題
隨著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對兒童閱讀市場的認識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作家自覺地思考讀者定位,發揮自己的創作特長。從讀者年齡段來說,有的作家專心致志地為幼兒寫作,有的專門為小學低年級寫作,還有的著力滿足小學中高年級的閱讀需求;從寫作內容來說,有的作家專門為孩子寫科幻故事,有的一心寫冒險小說,有的則認真地為孩子寫生活故事。
對這段文字概括準確的是:
A. 兒童圖書寫作的目的性不斷增強
B. 兒童圖書作者的創作定位趨向精準
C. 定位準確的兒童圖書更適合兒童閱讀
D. 作家應結合自身特長與市場需求確定創作方向
【答案】B。兒童圖書作者的創作定位趨向精準
【解析】文段為總分結構,首句指出越來越多的兒童圖書作家自覺地思考讀者定位,發揮自己的創作特長,然后分別從讀者年齡段和寫作內容兩個方面,具體列舉了作家的不同定位。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說的是兒童圖書作家定位的細化問題,與之相符的為B項。
【例12】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46題
頁巖氣燃料因價格便宜和潔凈,現已成為許多國家政府、石油公司以及地質勘探和開采公司的重點研究目標。預計中國未動用的頁巖氣儲量比普通天然氣多10倍,比美國的儲量還高。美國對頁巖氣的使用已走在了前面,一些專家表示,頁巖氣可能幫助美國擺脫對進口能源的依賴。21世紀初,頁巖氣使用只占美國天然氣總量的1%。而今天已占到25%,以后還可能再增加。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可以復制美國的過程。亞洲的地質情況與美洲有很大差別,而且每個國家開發頁巖氣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是不同的,必須考慮諸如頁巖中氣的含量,施工成本、后勤**,以及地質和地球化學等參數。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頁巖氣燃料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
B.頁巖氣燃料開采時對生態環境破壞不大
C.地質條件決定了各國頁巖氣開發的獨特性
D.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對頁巖氣的開采投入
【答案】C。地質條件決定了各國頁巖氣開發的獨特性
【解析】由“預計中國未動用的頁巖氣儲量比普通天然氣多10倍,比美國的儲量還高”推不出中國頁巖氣燃料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A項錯誤。B項在原文中沒有提及,排除。由文段后一句可知,C項正確。文段第一句說的是“重點研究目標”,D項“加大對頁巖氣的開采投入”說法錯誤。故本題答案為C。
小編提示廣大考生還是要掌握做題技巧,多做練習,這樣才能在今天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把握住命門,進而在這樣的題型上不失分,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