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省錄取工作的進行
同學們都陸續的收到了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這也就意味著,你想的高中生活徹底結束了
人生也即將迎來新的冒險了比如很多要去外地上大學的學生,
要開始獨立生活了
這時有的家長就會開始發愁
孩子第1次出遠門,每個月要給多少生活費?
不少學生過著“半月皇帝""半月乞丐"寅吃卯糧的日子。家長也比較發愁,每個月究竟要給孩子準備多少錢呢?多了怕孩子不節制,少了怕委屈了孩子。
有網友估算了,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
飲食開銷
早飯一個餅+一碗粥+一個雞蛋≈3—5元
午飯兩個肉菜+一個湯+米飯≈6元/一屜小籠包≈5元/面條≈6元/特色菜≈10—15元/外賣≈10—20元
晚飯跟午飯是差不多
水果、飲料≈10-20元左右
由此看來,飲食開銷每天大概需要20—30元,一個月大概要花費600—900元
生活開銷
一般每個學期開學的第1個月是消費的高峰期
衛生紙一提≈10—20元
洗衣液≈20元
洗發水+護發素+沐浴露+洗面奶+牙膏等,不同牌子差別比較大,這里按普通的價位算一共≈300元
校園寬帶網費≈10元
話費月租加上日常通話每月≈80元
電費是宿舍平攤≈5—10元
交通費,看出行的次數以及乘坐的工具,暫且以坐公交為主,一個月出去4趟≈16元生活開銷開學初的月份花費多一些,每月大概需要500—800元,其他月份大概300—600就夠了
社交開銷
給舍友或朋友買生日禮物、出去吃飯,大概在100—300元左右
社團、班級聚會,平攤也在100左右
逛街、看電影等花銷就不可估算了
社交開銷平均每個月需要500元左右,但社交開銷并不是每個月都有,可以看情況而定
附加品(不可估算)
手機、電腦、耳機等電子產品
買衣服、化妝品、零食、玩游戲氪金
買書、四六級考試報名費、學習資料
那么,到底你的大學所在地,一個月多少錢能夠滿足基本生活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生活費的幾個等級~
等級1
溫飽型丨800~1000元
主要混跡在食堂,學校超市都極少出現。
維持正常開銷,平時生個病都靠自己扛。
平時買卷衛生紙,都要計算著如何使用最合理。
買件新衣服要考慮好幾天,多則幾個月。
只要有時間,有精力,就出去打工兼職。
善于用“貧窮使我丑陋”類似的話自嘲。
基本不談對象,開銷支持不起。
基本沒有自己的剩余錢財。
若是不打工,就以父母打生活費的日子為一月開葷的時間。
等級2
小康型丨1000~2000元
基本不吃食堂,飯館隨心點。
偶爾和室友,朋友們出去K歌,聚會。
談戀愛的時候可以用富裕的錢買禮物。
一個人管花好,兩個人管吃飽。
對生活有一定的規劃和安排的理性大學生。
水果酸奶飯后甜點可以適量的購買消費。
有自己剩余的一小部分小金庫。
等級3
小資型丨2000~3000元
實現想吃啥就吃啥的自由。
旅行無需等待,無需擔心窮游。
新出的游戲皮膚和喜歡的游戲裝備想買就買。
一個月點外賣不重樣,可以擁有豪華煎餅果子,豪華雞蛋灌餅。
為人大方,零食與室友一起分享。
喜歡好玩好吃的地方,喜歡廣結交朋友。
等級4
暴發戶型丨4000~5500元以上
不開心的時候,花錢就好啦!
喜歡的東西就是要買的!
一天不花錢就渾身癢癢,覺得身邊的事物哪哪都不好看,需要重新更換。
任何喜歡的東西只買最xin款。
人好錢多,家里有礦。
那大學生生活費到底多少合適,以下幾個參考依據,供各位家長、準大學生參考:
所在城市
學校處于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還有廈門、杭州、大連這種消費水平比較高的沿海城市,生活費要稍高一些。但城市消費水平不能盲目猜測,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費水平可能也比較高。各位家長可以提前了解下孩子大學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消費情況。
學校位置
有的學校校區在城市中心,有的在郊區或開發區,消費水平也有差異。一般而言,市中心的開銷稍高一些,郊區的消費水平低、消費場所較少,花銷相對較少。
學校類型
不同的院校獲得國家財政支持的情況不同,有的學校食堂價格相對低一些,而有些學校食堂的價格則相反,這樣就增大了生活費的開支。
所學專業
很多家長以為跟學習相關的只有學費,這就錯了。日常學習,花費還真不少。比如藝術專業等,要學攝像、學繪畫......那少不了燒相機、買材料。不只是藝術類專業,其他專業也需要買參考資料。比如學英語、學法律、學會計,要買一大堆考試教材。有些專業考試的教材是很貴的,生活費要將這部分考慮進去。
社團活動
很多大學生入學后都會結合自身定位、興趣愛好加入各種各樣的社團或學生組織。如果參加社團活動比較多,聚會、團建開銷大,生活費在這方面的支出會多一點。
性格興趣
“興趣是第1生產力?!贝髮W正是發展興趣愛好的最jia時期,喜歡閱讀的要買書,喜歡運動的要買裝備,旅行的開銷就更大了。
家庭條件
種種開銷,還是要以家里的經濟條件為根本。家里比較富裕,可以適當多給一些生活費。給孩子充裕的生活費,不是讓他隨意花銷,而是更好地培養他學會合理消費和養成理財習慣。
如何防止“前半月富后半月窮”
一,把資金進行分類。一般分為兩類,一類作為消費資金,一類作為儲蓄資金。要逐漸延長
消費資金的可用日期,衣食住行娛樂費用,哪個單項費用超支就從其他費用中支出,直至養成習慣,不用儲蓄資金為止。如果能有節余,可每月抽出100元存入零存整取或基金定投,一方面能獲得收益,另一方面可強制儲蓄。
二,要養成記賬習慣。這個習慣應該從一上大學就開始培養。記賬可以幫助自己了解每天用了多少錢?是怎么用的?看似微不足道的記賬,對于掌握收入與支出的平衡、提高理財意識和理財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對于大學新生來說,記賬并不難,但貴在堅持和總結提高。
三,取錢限定金額和次數。這主要針對一些不能堅持記賬,但還要控制自己支出的學生??梢圆扇∶吭露啻翁峥畹霓k法,每次從銀行卡里提取現金時要限定金額,并不斷控制提取數量,直至提取費用的次數、金額不超過目標額為止。
四,樹立勤儉意識,合理消費,避免盲目攀比。面子消費是中國特有的消費現象,但是對于大學生來說,由于正處在純消費階段,經濟來源多數要靠父母,這樣的“面子”,大可以不要。
網友評論
@依古比古咚咚咚:
除了正常的吃飯以及水果牛奶零食,原來錢都跑這些地方去了呢?看來錢還是不經花。到大四才開始理財的我會不會太晚了......一直以為那1500的生活費我應該能存500下來,看來我還是太高估自己了~哭唧唧~~
@高甜幸運:
每個月差不多1000 我上大學時候的生活費很多都是自己通過兼職賺來的,更喜歡自己自食其力才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吃喝玩樂追星旅游!
網友們總結盤點了全國部分地區
大學生生活費參考標準 ( 每月 )
??
親愛的你,不要為錢煩惱
「大學生多少生活費才算正常」
這個問題,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父母的愛是無法用數字衡量的
作為學生,我們并非處于經濟鏈的弱勢
相反,學校是一個提供機會的大環境
在這里我們都可以通過
不斷發散創新思維參加比賽獲得獎金
還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刻苦用心獲得獎學金
甚至可以尋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兒一起創業
在不同階段,需要錢的標準是不同的
它所帶來的意義也不相同
而我們所要做的是
不管錢多錢少,都找到它積極的一面
去配合我們的生活
- END -
文案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請聯系原出處。
激志教育尊重版權,如有侵權問題,請及時與管理員聯系處理。
祝愿您的孩子筆鋒所致,夢想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