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準大學生及其家長們,你們好呀~
各地高考成績已出,有些考生發揮穩定,取得滿意的成績;有些考生發揮不錯,也能進入心儀的院校。但是,也不免有高考發揮失利、無緣目標院校的考生選擇復讀。
那么你適合復讀么?先回答以下問題:
你高考出現重大失誤了嗎?(高考成績低于模擬成績50分及以上)
你的高考成績是三本臨近二本線或二本臨近一本線嗎?
你的心理素質強大嗎?
你看著周圍學霸的成績突然眼紅,突然發覺自己的成績根本配不上自己180的智商,深知自己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嗎?
如果這幾個問題中有一道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復讀的確是一種選擇。
你家里的經濟條件要求你立刻工作嗎?
你發覺自己智商不夠,的確不是學習的料嗎?
你是那種學習比較佛系,不愿意下苦功夫的學生嗎?
你現在一提起高考,心里就會縈繞一股清晰的毛骨悚然感嗎?
你打心底秉持“讀書無用論”,不懂家人為什么一定要逼你讀書?
前4個問題,如果有任何一道你的答案是肯定,那么也許你真的不適合復讀。
第5道題,對很多高三生來說,你現在所堅持的這一理論的確還是自己想法青澀的表現,如果你沒有打心底改變這種想法,那勸你也不要浪費時間再讀一年了。
看到網上有人說:復讀,不是失敗者的選擇。復讀,是讓你重新書寫答案的機會。這句話很簡單,但你必須明白它的意思,這是一個選擇,不想被現在的分數釘死,可以走復讀的路,復讀之后也并不等于成功,看多了雞湯或者聽多了訴苦,都不能成為你做出選擇的最終原因。回到開頭的問題,我們慢慢說。
只有程度較差的學生會去復讀?不,什么人都可能去復讀。一位老師表示自己復讀班里的高四生中,有一半的學生過了二本線。選擇復讀少部分是因為發揮失常,大部分還是不甘心,成績好的沒考上清北不甘心;成績中等的覺得差一點就進好學校不甘心,成績差的覺得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一定能逆襲。
說到底,最讓人后悔的,還是“我本可以”。
大學不是終點,去了哪所大學,對應未來會做什么工作、過什么生活才是這些復讀生的終ji決策標準。
很多復讀生鼓勵師弟師妹說真的不后悔,因為他們的結果是好的,結果不盡如人意的又豈在少數。就像轉盤,轉了一次沒轉到自己想要的,更大力地再轉一次就一定能贏嗎?
這么說并不是要給想復讀的人潑冷水,如果你堅定地想選一個專業、一所學校,不考上誓不罷休,當然可以復讀。
我建議你選擇復讀的原因,更多是因為對某一樣東西的堅定,或是重大的發揮失誤,而非那個模棱兩可的“不甘心”。
1. 周圍人關注的目光,自己對曾經同學大學生活的羨慕。
有時,打開微信,那些老同學會來問候一兩句,出于好奇問你各種復讀的情況,雖然他們沒有惡意,但是這種問候只能讓自己覺得收到莫名的關注,一句句回復過去,也會覺得很煩。偶爾再打開朋友圈,看到以前的同學到哪里哪里旅游打卡,還有有同學在吐槽四六級的作文題,有人會說周末在宿舍躺尸一天覺得好無聊,有人又秀了一幅最近跟班學的水彩畫……這一切,都與你無關。
他們有些煩惱,甚至你也想擁有,但是時候未到。這時候,人類的悲喜是并不相通的。你哪里也不能去,只能干掉桌面上的卷子,然后去食堂給自己加雞腿。
如果你選擇復讀,你就要準備好承受旁人的眼光,準備好慢慢脫離原有的同學圈子,因為當他們都在討論大學話題的時候,你必然覺得難過和疏離。
2.莫名其妙的看不起。
復讀一到別人嘴里,就變了味了,誰會想你有什么苦衷呢,他們只會簡單地列個等式:復讀=失敗。年節的時候,人來人往,別人隨口問:“在哪上大學呀?”“復讀。” “復讀啊……”這個拖長音言有盡而意無窮,即便最后對方再怎么說復讀也挺好之類的話,也不能讓人心情回溫,一些人甚至已經在心里對復讀生做了一個不良人設的勾勒,明里暗里有些看不起復讀生。
3.你可能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時間最公平,不會為誰駐足。同學們已經開始進入大學階段,復讀生確實還停留于高中,中間至少會差一年,甚至更多年。
如果你選擇復讀,你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你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和絕望,告訴自己決定高考成敗的不是有沒有復讀,而終究是有沒有努力。
有同學說,復讀時候每天下了晚修,都要一個人在操場流淚,平復一下情緒再回家,小小年紀就承受這些,可能就認證了那句:在那段黑暗無光的歲月里,恰是你野蠻生長的時期。
4.融入新的學習、交際環境,或多或少會有反差感。
告別了相伴至少兩年的同學和老師,告別了熟悉的環境,要到復讀學校接受更嚴格的考驗,各種關系都要自己來處理。高考后,放肆瀟灑了一段時間,天天睡到自然醒,伸手就是自己喜歡的零食,隨時都可以打開手機看愛豆,要是復讀,一年摸手機的時間可能都沒有現在一周多,現在過得舒坦的日子都要放棄,像是“戒斷”反應。不過這種感覺主要在剛開學,習慣以后也不是問題。
5.高昂的費用。
復讀班的費用多在萬元以上,大部分復讀學校是按照高考成績收費的,分數能上985學校的同學想復讀學費還會省,但是分數徘徊在一本線附近的學生,學費就已經很高了,要上萬,如果是二本線附近,費用又會翻一番,這還只是學費,還有住宿費、伙食費、書本費等等,雜七雜八,一年下來也要好幾萬。這對于很多普通家庭來講已經是筆不小的費用,你的家庭也要為你分擔。
6.再次失敗的風險。
如果你選擇復讀,你要準備好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比如第二年高考的題,它可能更有難度,或者競爭者更多。
這很殘酷,也大有人在。復讀不是定心丸,不是靈丹妙藥,失敗成功,概率一半一半,萬一又有什么不可抗力因素呢?就算覺得自己一定會成功,也不得不考慮這種最糟糕的情況。要想好這樣的結局,自己該何去何從。
7.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
由于應屆時沒有考上大學或沒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學以后再次進入學校學習。在此過程中很多父母和親人會比原來更加關注你的學業成績,希望這次考得更好,無形之中又施加了壓力,會給他們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你不努力就會像上一次一樣考不好。
同時自己也會認為給家人和親人帶來了更多的痛苦和麻煩,也就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心態安心學習,總是帶有負罪感。所以會焦慮、不安、緊張等。
高四,讓自己重新定義自己的可能性,同時也接受自己的不可能性,這可能就是復讀最大的體驗。
不管是高三還是高四,都得有背水一戰的勇氣,一鼓作氣,血拼到底。
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學都能不負自己、不負未來!
- END -
文案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請聯系原出處。
激志教育尊重版權,如有侵權問題,請及時與管理員聯系處理。
祝愿您的孩子筆鋒所致,夢想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