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期待2020經濟回暖的企業,都被打的措手不及,發生概率極小但產生影響極大的黑天鵝橫空出世。
疫情危機,是危難境地,也同時會有很多契機,肯定也會對經濟和各個行業帶來產生重大影響。
這場疫情,讓更多的人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讓人們更加重視身心健康和自身免疫力的提升,人們會更傾向于購買健康產品和服務,來提高自己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
而經濟社會和各行各業的順利發展離不開醫療健康行業良性發展作為基礎。這場疫情更加強化了社會各界對醫療健康行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和定位。疫情之后,大健康產業將會是拯救經濟復蘇的第 一波紅利。
經專家預測:疫情過后,大健康產業必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未來大健康產業前景也一片光明!
大健康產業六大趨勢
●防護用品將成為健康管理剛需 ●
當下,我國口罩生產嚴重不足,專業的N95口罩日產能僅有60萬只;即使疫情之后,口罩生產企業仍會面臨巨大的需求,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電子體溫計、空氣消毒機、多次循環電子口罩等,都將日益普及,成為大眾日常需求品;
一些增強身體免疫力,增強體力的輔助性產品,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熱銷品;
也就是說健康管理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其中體檢中心、兒童健康管理中心、微量元素檢測、生殖健康、醫療美容、中醫養生、鋪姜灸泡浴館、月子中心和康復中心成為最 具投資潛力的領域。
●互聯網醫療成為第二梯隊主力軍 ●
疫情期間,丁香醫生、微醫、阿里健康等平臺,都推出在線義診,幫助用戶篩選普通感冒與新型肺炎,一方面緩解了線下就醫壓力,節省了資源,也讓無數消費者體驗了互聯網醫療的便利。
2019年之前,人們線上問診的比例僅為2%-4%。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作用下,線上問診的比例已經提高至18.75%左右。
2020年2月,國家衛健委自2月6日、7日連續發文,要求加強疫情防控中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以求有效緩解醫院救治壓力,減少人員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蓬勃發展,潛在市場空間巨大。
●轉型中醫技術教育●
疫情期間大部分門店受到沖擊,甚至面臨倒閉。根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傳統門店在此次疫情期間受到重大打擊,創收來源完全被打斷,資金鏈斷層,客戶流失。而多元化的服務門店和轉型中醫技術教育機構則表示疫情僅造成門店無法正常營業,并不影響個人創收。
●中醫藥重回公眾的信任與支持 ●
中醫藥傳承千年,其對人們發揮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為人們的健康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然后到了如今中醫藥卻受到了很多人的拒絕與質疑,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1月27日,國家中醫藥局以臨床急用實用效用為導向,緊急啟動“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有效方劑篩選研究”專項工作。截至2月5日0時,4個試點省份運用清肺排毒湯救治確診病例214例,3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達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癥狀和影像學表現改善明顯,30%患者癥狀平穩且無加重。
2月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發布了《中醫藥有效方劑篩選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看名字很多人覺得很平常,但內容卻是極為振奮人心,對于此次疫情來說是個好消息!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中醫藥確實有自己的優勢,也終于為自己正名!疫情爆發以來,被感染的患者經中醫治療或經中西醫結合治療而痊愈出院的好消息不斷傳來。
由此可以看出,疫情后,全民對中醫藥的信任度和使用大幅度提高。
●醫藥電商O2O迎來發展機遇 ●
在此次疫情中,比如尋醫問藥網、聞康商場、阿里健康,就通過平臺上提供“買藥不出門”服務,線上問診之后,在線醫生開方,藥品直接給配送到家。通過在線問診——醫生開方——醫藥購買三步驟,這樣整個醫療過程能夠實現閉環。我國醫藥電商現在仍處于成長初期,總體發展水平不高。目前醫藥電商所售商品主要包括四大類:醫療器械、計生用品、醫藥和保健品。在“醫藥購買”這個環節,對于一些常規藥,消費者將從叮當快藥、京東醫藥,甚至是美團、餓了么等平臺購買。
未來醫藥物流必將走向專業化,成熟的電子商務模式需要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與之配套,醫藥流通將以為主要模式,醫藥電商的快速發展將會帶動醫藥冷鏈物流需求,為該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商業醫保成為健康醫療** ●
商業醫療保險是醫療**體系的組成部分,隨著醫療體制改革,各大保險公司的商業醫療保險險種也順應形勢,逐漸多了起來。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生命價值的可貴,隨之而來的醫療健康險將越來越多。
小兒推拿培訓 催乳師培訓 產后培訓 康復理療培訓報名中
項目嫁接;美容院 養生館 兒推店 母嬰機構 月子中心 診所等
中醫技術教育機構加盟,0投資,需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