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基本要求》明確了藝術類專業的招生辦法、招生流程、招生考試形式等重要信息。通過這個文件,我們可以看到,國家越來越重視藝術類專業的健康發展,藝術類專業招生將越來越規范透明。其中,以下幾個重要信息,廣大家長和考生需要注意。
明確藝術類專業范圍
編導類專業給予“合法身份”
之前,在不少省份,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等專業是否應該劃為藝術類招生有一定爭議。教育部文件首次明確,“廣播影視類”等部分專業,統稱為藝術類專業。
也就是說,編導類專業成了合法的藝術類專業,可以名正言順在藝術類專業范疇招生,這可謂是一大利好消息。
明確藝考生文化課要求
傳媒類藝考生影響較小
美術音樂生難度將更大
藝術類本科專業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在未合并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則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0%;在合并原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則上不得低于合并后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在僅保留一個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原則上不得低于合并后本科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
教育部要求的文化課要求,對于傳媒類藝考生影響較小,因為傳媒類專業文化課一直要求較高。以河北為例,2018年文史類本科二批線為441分,作為合并二三本的省份,藝術類專業要求441*75%=330.75,這個文化課要求對于傳媒類專業學生來講難度并不大。
不少藝術培訓機構還在繼續開設非藝術類專業
需引起家長警惕
教育部文件規定,非藝術類專業不得執行藝術類專業招生辦法。對于服裝設計與工程、風景園林、文化產業管理等4個非藝術類本科專業,須編制分省分專業計劃,安排在普通專業批次錄取。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傳媒類藝考機構一直開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欺騙廣大藝考生和家長,實際上,近幾年該專業已經從藝術類專業被剔除,沒有高校在藝術類中招收這些專業,這次教育部又專門予以明確,凡是開設這些專業的機構,都可以斷定屬于欺騙行為。
越來越多的一般本科院校將承認統考,重點大學和藝術類院校仍會堅持校考
教育部文件明確,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應為本行政區域內考生組織美術學類和設計學類省級統考,積極創造條件增設音樂類、舞蹈類、戲劇影視文學類及表演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書法學專業省級統考。
也就是說,作為一般的本科院校,教育部鼓勵使用統考成績,而全國重點大學,還會繼續校考,利用校考選拔出更為優秀的學生。需要指出的是,統考側重考試的基本功,校考側重考察考生的更高能力,這兩者并沒有矛盾之處;只要具備了較高的校考能力,統考都會獲得高分。
校考考點數量設置明確,校外考點數量不得超過5個
教育部文件要求,藝術類專業校考原則上在學校所在地組織,確有必要在異地設立考點的,須經考點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同意,且校外考點數量多不得超過5個。高校應加強校內外考點管理,確保校內外考點的組考工作標準一致、程序一致、監管一致。
也就是說,以北京名校為例,教育部鼓勵這些重點大學的校考考點盡量設置在北京,這樣更容易統一管理,提高考試的公平性。
表演類專業迎好消息,文化課明確可以降低要求
教育部文件明確,舞蹈學類、表演專業可適當降低文化課要求。也就是說,表演類專業和其他藝術類專業相比,可以根據考生的整體情況,進一步降低文化課分數限制,將有利于更多有專業能力的考生終突圍。
高水平藝術團降分要求明確 ,招生趨于規范
教育部文件明確, 高水平藝術團一般不低于本校在生源省份本科第一批次終模擬投檔線下20分。對于極少數藝術團測試成績特別突出的考生,高校可適度降低文化課成績錄取要求。
藝術類考生升入大學能否轉專業等問題予以明確
教育部文件明確,凡藝術類專業錄取的學生,入學后不得轉入非藝術類專業。
需要指出的是,綜合類大學基本都開設了雙學位,藝考生仍然可以通過輔修第二學位,完成其他專業的學習,終拿到兩個本科學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