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我一個人喜歡看動漫吧?日本動漫尊的很好看。(正確的,客觀的,值得肯定的)但你肯定不知道日本從1917年就開始有動畫了,那個時候我們的爺爺都沒有出生呢。可見,日本在動畫發展的時間還是很早的。雖然很早就有了動畫,那么為什么日本的動漫產業如此的興盛呢?那么茂森日語今天給你答案。
日本動漫,是日本動畫(Animation)和日本漫畫(Manga)的合稱,日本動漫憑著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占有著重要地位,是世界動漫文化的領軍人。是典型的動漫強國,其動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創新和吸引力。動漫是日本的重要產業鏈,在全球鮮有對手。
日本人對于動漫來說可謂是十分的喜愛。這一點的話,茂森日語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他們形成了動漫行業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獲取相當的利益,我們都知道利益是驅動人的動力,正是由于動漫能夠獲得可觀的收益,所以也就促進了更加多的人投入到動漫行業之中,制造出更加優美的動漫,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讓日本的動漫行業變得更加的興盛發達。
日本漫畫作者一般是沿著這樣一條路線成功的:畫短篇漫畫參加各種漫畫賞(就是比賽);入圍后被雜志社——往往是周刊或半月刊——相中;合作推出商業短篇;如 果短篇成功,開始連載長篇;如果長篇效果顯著,那么有可能會“動畫化”(這是一個舶來詞匯,意即漫畫改為動畫的過程)。在這中間,如果讀者認為某部作品不夠吸引人,那么立刻下檔停載,就是所謂的“腰斬”。
這一整套完整的過程,**了漫畫的可看性。由于雜志所載的漫畫是經由讀者喜好決定的,所以當然受到讀者的歡迎;又因為周連載方式必須能吸引讀者眼球,所以畫面的質量必須優秀,情節必須曲折。總的來說,日本商業漫畫成功的原因就是適應讀者需求,而更深層的原因,則是競爭。
市場化經濟體制的核心就是競爭。競爭是促進產業進步的動力。日本漫畫業已是一個十分成熟的產業,雜志社間的競爭自然必不可少。
茂森日語偷偷告訴你!動畫是一項很有“賺頭”的產業,因此便有許多投資人試圖從中分一杯羹。日本動畫是以“周”為單位制作的,一般一周一話(集)。用賣上一話賺的錢拍下一話(真危險)。所以一旦一著不慎,整個動畫就完蛋了。而“季”則是動畫播出的大時間單位。一般動畫有13話(一個季度)、26話(兩個季度)、50話(一年)等(啊!那么《藍貓淘氣三千問》如果在日本要做60年)。每個季開始尤其是6、7月是競爭不太激烈的時候,每周全日本播放的動畫大約是六、七十部。到了競爭激烈的季度中期和后期,同時播放的動畫就有上百部之多!從理論上說,觀眾是不可能看完的……(茂森日語表示很心疼)
日本少年漫畫行業三足鼎立,作為頂梁柱的《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和《周刊少年Sunday》占據了大部分市場。既然同為少年漫畫雜志,又同為周刊,自然要瓜分同一市場,真是想不競爭都難。
尤其是《周刊少年Jump》,目前為日本發行量的連載漫畫雜志zhuan,位列日本三shu大周刊少年漫畫雜志(《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和《周刊少年Sunday》)之首。該漫畫雜志于1968年(日本昭和43年)7月創刊,時為雙周刊,1969年則轉為周刊,實行每周一發售。1993年每期突破600萬冊。刊載作品以動作冒險類為主,多帶有幻想味道,并刻意張揚個性,追求情節的峰回路轉。間或也有部分戀愛、運動及歷史題材的作品。多數作品人物造型唯美,因此亦擁有大量少女讀者。中國臺灣的《寶島少年》(臺灣東立出版社出版)和中國大陸的《漫畫行》是該漫畫雜志的中文版。
日本動漫產業的興盛發展也衍生出了像宮崎駿這樣的的動漫大師,他的作品有很多是在全球都有重大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