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北京青藤MBA學院是一家專門提供MBA、EMBA、MEM、MPA等管理類專業碩士面試輔導業務的專業服務平臺。近日,小編對部分學員進行了回訪。學員們都表示,在這里學習后都取得了自己滿意的成績。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則學員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學員的內心獨白吧!
【學員故事】
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的嶄新的MBAer.
這個外表帥氣又沉穩的小伙子,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90后。別看他年紀輕,卻已經在VC行業有著四年之多灃富經驗,而且有著多個消費類和智能家居類項目的成熟運作,在VC行業中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不僅如此,他還在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成立了首 個消費投資俱樂部,還創辦了俱樂部自己的自媒體,邀請投資界的大咖和高金的同學深入交流,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同學的加入。活動辦得風生水起,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A總。這么年輕,卻又事業有成,簡直像小說里跑出來的主角。然而,這樣一個自帶光環又優秀的人,也為職業發展迷茫過,也會為工作而犯愁,也曾跌落低谷,焦慮失眠過。
為什么報考MBA
事實上,在我準備備考MBA時,身邊就有很多朋友感到疑惑:為什么突然要去念書?-位好朋友甚至開玩笑說,“這個年紀選擇讀書,勇氣可嘉。實際上,早在大學尚未畢業的時候,就有了讀MBA的念頭。因為其實踐性強于學術的特質,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總的來說,我的運氣一向還不錯。畢業以后就進入了當時非常熱門的快消行業,但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總會向往著更遼闊的世界,期待更多的驚喜。財務背景的我,萌生了做投資的想法,并順利轉型。不過,興奮了沒多久,就發現我的年齡、資歷還是項目經驗,都成為做投資的一些限制因素。是,擱置了很久的“MBA計劃”重新提上了日程。我希望通過MBA的學習,不僅能夠系統學習金融和管理學知識,也能有機會向更多優秀的同學請教和學習,從而促進我在知識、背景、才能、閱歷等方面的提升。第 一年,我拿到了北京一所重點院校的錄取offer,但對這個結果,我并不是很滿意。于是,在在行眾多的行家中找到了梁老師。
關于擇校
決定報考,首當其沖便是擇校。可選擇的學校有很多,劈如清華經管學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人大商學院等,且均設有非全日制的在職項目,方便大家工作學習兩不誤,非常人性化。在簡單了解了我的職業經歷后,梁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的優勢和劣勢,讓我意識到名校的品牌加持之外,學校項目課程體系與個人的職業規劃相匹配才是最重要的。結合我本科的金融背景和未來在投資領域深耕的職業規劃,我最終選定了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的MBA項目。這不僅因為上海交大的品牌對我有很強的吸引力,也因為其課程體系設置中對金融和投資方向的側重,對于提升我的專業也會有非常大的幫助。我直到了一-組數據,在上交高金,有超過90%的同學選擇金融行業,分布在投行、基金、私募風投、證券等板塊,多數從事研究、投行業務、投資管理等工作。可以說,在上交高金,可以學到體系化的金融學知識,還能積累一定的人脈,對于未來的發展,肯定大有裨益。有千萬種方式獲得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價值的滿足,而考MBA只是其中一種。我選擇MBA,是綜合考慮自身條件,這條路更高效,目標可視化更清晰。在我看來,無論在什么年紀,提升自己都是一項不可停止的人生功課。在確定了目標院校之后,我就開始著手提前面試的申請材料。MBA備考圈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材料散漫,面試慌亂;材料不過,年見。可“萬事開頭難”,-開始的材料撰寫,就讓我犯了難。申請材料是對職業生涯的一次徹底梳理和復盤,涉及到申請者的職業經歷、短期和長期職業目標、管理潛質、未來潛質等,絕不是“填表”那么簡單。就拿申請短文來說,有著嚴格的字數要求,你不僅需要清晰回答材料中的問題,還要在寥寥幾百字內向學校展示你的優勢、特點和發展潛力,讓他覺得你才是學校要找的人,真的很不容易。在動筆寫之前,我和梁老師聊了三四個小時,把過往做過的工作、項目做了一次細致的盤點,包括項目的起:因、我的角色、遇到的困難、我的想法,以及最終的結果。我們一問一答,過程中老師也給了我很多反饋,如此細致深入地剖析自己的工作,對我還是頭一次。老師的問題給我很多新的啟發,讓我從過往的工作中又獲得了新的“養分”。梁老師跟我講,每個人都是“生而不同”的,都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她帶著我一起梳理過往經歷的過程,也充分挖掘出了我職業生涯中的閃光點(小聲說,我自己都被嚇了--跳,我真的有那么優秀嗎?),給了我非常大的信心。幾次如此這般的交談下來,我發現,原來看似“不經意”的提問骺,都有著自己獨到的內在邏輯,也讓我有了撥云見霧的感覺,思路逐漸清晰起來。實際上,每次跟老師見面溝通材料的過程,不僅是對自2工作的復盤和對未來職業發展可能性的探索,更像是進一步認識自己"的過程。為了讓我對投資有更深入的理解,梁老師還介紹了VC投資行業的前輩為我指導思路,給我很大啟發,也讓我對行業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
關于面試
接下來說說面試。名校的面試官基本都是由院校教授、企業高管/HR和校友搭配組成的。面試的過程,和工作中的談判很相似,都是要和不同背景的人達成一致目標一學校招到優秀人才,考生進入理想院校。在這里,簡單說說我的心得吧。
1、回答問題時,要做到簡單概括,注意條理和邏輯在這里我想說,邏輯思維真的很重要,邏輯思維能力也是院校考查的重點。對于考官拋出的問題,盡可能從多維度全方面進行有邏輯地闡述。考慮周全、心思縝密是一個管理者在工作中該有的素質。青藤MBA的面試官導師,本身在各自的領域都有非常深厚的積累和沉淀,對于學校和項目也都是比較了解的。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有著很強的參考和學習價值,他們希望能考生在個人與行業等多重角度,宏觀看問題,不要單純地在自己的崗位職責上糾結。
2、回答問題時千萬不要跑偏高效利用有限的面試時間,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質和優勢,并**溝通的愉悅度和體驗。在我看來,面試最 大的難點是想清楚但說不清楚。因此,模擬練習真的很重要。多頻次且高質量的練習,不僅**對自己的過往經歷了然于胸,也能夠提前適應面試氛圍,**自己不在考場上陷入慌亂。準備的充分,面試的過程也很輕松,交流很開心,最終順利拿到了offer。經過半年的筆試準備,今年9月順利入學高金。
“名校”與“非名校”的差別
在我看來,名校和非名校的差異還是很大的。不同名校的課程體系、師資水平、同學素質、論壇活動、嘉賓質量等等,都有很大差異。高金的金融和投資的氛圍特別濃厚,這一點與我的預期相吻合。高金的老師們淵博的知識和對事物的深刻的洞察,也開闊了我的視野,讓我對經濟和社會的變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的思維方式在短短幾個月內有了很大的改變,視野也變得更為全面和宏觀。總的來說,名校的投資是值當的。如果你有-絲可能性考名校,就要爭取上名校的機會。再來談談我對金融MBA的理解:金融MBA的最 大價值。就是將管理與金融結合起來。就拿投資行業來說,要有好奇心,要有熱情,要了解行業底層的發展邏輯,才能洞察到諸多不一樣的機會;同時也要學會站在企業所有者、董事會等不同角色和角度,考慮企業宏觀發展的問題。對于在企業中做管理帶團隊的人來說,也能有機會以金融的視角看企業未來的發展,這會給管理層面帶來更深層次的變化。哪怕是不從事金融行業,金融知識也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收獲,讓我們獲得看待世界的全新視角。
總結
備考的過程像是在照鏡子,老師的反饋和陪伴就是那面鏡子,讓你能夠“看見”自己;備考的過程,又是打破自己、重塑自己的一個過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幾乎沒有人向你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更不要說深度的、有價值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