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情教育培訓 撰寫東方傳奇 ——東方培訓集團辦學風采巡禮之一
|
東方培訓接受A級培訓機構評估。(資料圖片)
打鐵需要自身硬,東方培訓經常組織員工培訓。(資料圖片)
大學畢業,創業失敗,應聘遭拒,躬身打工,開班培訓,籌建集團……14年間留下的串串足跡,記錄下林創鴻的激情和傳奇人生。
“人生的長度無法改變,但卻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創業失敗后應聘普工遭拒的林創鴻,深諳技能改變命運的道理,不惜到一家培訓機構邊發招生廣告邊熟悉培訓市場,待條件成熟時便創辦了自己的“東方培訓王國”。
2007年以來,東方培訓快速發展,從福永一個300平方米的小門面、6名員工、5個培訓項目,發展到原寶安區各街道都設有獨立校區,員工總數近百名,培訓項目達40余種,成為一個集培訓、考證于一體的綜合性培訓集團。
為詳細介紹東方培訓的發展歷程,展示其辦學風采,本報即日起逢周二陸續推出“東方培訓集團辦學風采巡禮”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人生的價值在于寬度,而不是長度”
一波三折 將目光瞄準教育培訓
1998年,林創鴻本科畢業后在廣州創業,從事電子產品批發。到2000年,已擁有百萬資產。
天有不測風云。因為一次變故,公司頃刻破產。2001年7月,他只身前往深圳,本欲投奔親戚,但一想到要寄人籬下便覺得不自在,遂到一家大型電子企業應聘普工,先解決吃住問題再謀出路。
按理,他手中持有企業管理專業的本科文憑,能讓企業高看一眼。意外的是,這家企業卻讓他吃了閉門羹,理由是他沒有一技之長。
林創鴻感到有一點意外,但馬上就意識到技能的重要性,而自己的當務之急是要繼續學習。
有了這個想法,他隱瞞自己是一名本科生和曾經身為老板的身份,進入福永一家培訓機構,代發招生廣告。那一年,他25歲。
“別小看發廣告,也很有學問!”林創鴻說,如把廣告發給不需要的人,對方會看也不看便丟掉;同時,不同群體所需要的培養項目也各不相同。
為將招生廣告發給真正有需要的人,他買來一張地圖,無論刮風下雨整日穿行于福永的大街小巷,并按圖索驥,根據不同的培訓項目尋找“對口”的工業園區;為了抓住勞務工上下班高峰這個發放招生廣告的良機,他經常早上7時和晚上11時堅持守在工業園區門口。
憑借勤奮和有的放矢的工作技巧,不少勞務工跟他前往培訓機構現場報名,他所完成的招生量則超過所在培訓機構12名專職人員招生人數的總和。
3個月后,林創鴻被該培訓機構提拔為招生辦主任。2003年至2005年間,他還身兼另外幾家培訓機構的招生負責人,并獨自承包幾個培訓項目。
2007年,見時機成熟,他在福永汽車站附近租下一個門面,創辦了東方職業技能培訓中心,開展計算機、會計、電工、叉車等培訓。
為何把福永當成創業的根據地,他笑了笑說:“這里是自己穿破了幾雙鞋打開的市場,沒有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經過5年時間的發展,東方培訓今已租下所在的整棟樓,經營面積從300平方米擴大到1500平方米。不僅如此,還在大寶安的12個街道(辦事處)都設立了獨立校區。
“為幫助廣大勞務工朋友通過培訓改變命運,服務于深圳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我費盡心思。如今,每天都要掉好多根頭發。”林創鴻話鋒陡然一轉:“不過,我始終認為,人生的價值在于寬度,而不是長度。即使40歲就掉光頭發,我也無怨無悔。”
“如果連自己的員工都培訓不好,何談培訓學員?”
嚴管教學質量 為學員的“血汗錢”負責
“蘋果”產品為何風靡全球,讓廣大消費者愛不釋手?林創鴻分析認為,這一成果得益于蘋果公司的經營和管理分而治之。
東方培訓創辦之初,實行經營、管理合二為一,人為因素占主導,缺乏規章制度,員工更換頻繁,而新進員工對行業比較生疏,公司發展趨緩。好在公司很快意識到這一問題,積極效仿蘋果公司實行經營、管理分而治之。
“沒有不好用的員工,只有不科學的管理。”在林創鴻看來,如果連內部員工都管理不好,培訓不了,談何培訓和管理學員?
為此,東方培訓堅持三個用人標準,即德才兼備的人要重用;有才無德的人要限制用;有德無才的人要盡量用。
初只有初中學歷的王曉華,成為東方培訓“有德無才的人要盡量用”的真實體現。原來,他剛進東方培訓時才華平平,但工作勤勤懇懇。兩個月后的一天,學員們下課后匆忙搶著使用洗手間,不巧的是馬桶因堵塞無法使用,而管道疏通工人接電話后遲遲未出現。
見此情況,王曉華不嫌臟,用手去掏……這一幕,恰好被林創鴻看在眼里。“我為擁有這樣的員工而感到自豪。”經過重點培養,5年后,王曉華成東方培訓麾下的一位校區負責人。
員工成長了,才能辦好培訓。東方培訓在善于用人的同時,還注重員工的培訓,通過開設固定課程,定期組織培訓等途徑,對員工進行素質提升。
“到底誰是老板?怎么你的員工個個都像老板?”前來東方培訓參觀的人,經常這樣發問。原來,在東方培訓,每位員工都未把自己簡單看作一名打工者,而始終把單位利益放在首位,想單位之所想。
老員工陳芳說,東方培訓常年向員工灌輸一種理念:在生活成本高企的深圳,每一位省下血汗錢來培訓的學員都著實不易,我們不能虧待他們,要把他們當成終身的朋友,讓他們學有所成。
為了兌現**,自學員報名開始,東方培訓便指定專人對其進行“一對一”跟蹤服務,直到其學成畢業。同時,經常對畢業學員就業情況進行回訪,還經常邀請優秀學員回校座談,以了解企業當前的用人需求,為日后如何進一步辦好培訓夯實基礎。
“前來培訓的學員,很多都是老學員介紹過來的。”陳芳說,于東方培訓來說,口碑相傳成為一種常年的、重要的宣傳手段。
“培訓項目的設置,也要與時俱進”
成立市場研發中心 不斷開發新項目
“培訓項目的設置,也要與時俱進。只有緊貼市場需求,培訓機構才能得到長足發展。”在這一理念引領下,東方培訓于2011年投資30萬元,在全區民營培訓機構中率先成立市場研發中心。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經過5年多時間的發展,東方培訓除了保留初的計算機、會計、電工等5個培訓項目外,如今培訓項目總數已經超過40個。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于各種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東方培訓所開發的培訓項目也不斷推陳出新,比如軟件開發、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特種人員培訓等項目,如今已成學員爭先報讀的熱門課程。
為確保培訓新項目的教學質量,東方培訓每年拿出20萬元,定期讓學校老師到各地接受培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及技巧;經常邀請省市名校譬如深圳大學、深職院的講師、教授,行業協會的專家,企業的高管、工程師等專業人士到校授課。
“有時,一節1個半小時的課,便要支付專家課時費2000元;軟件開發課程的授課老師,月薪則高達1.5萬元。”東方培訓總經理蔣真杰說,不過,這些錢花得值,因為軟件開發等高端課程的畢業學員,都被華為等高新企業爭搶,且低工資都達到六七千元。還有很多學員,則進入到富士康、騰訊、艾默生、南方航空等合作企業工作。
不僅如此,東方培訓還憑借過硬的教學質量和個性化的服務舉措,贏得政府職能部門的認可。如今的東方培訓,已經成為深圳市人力資源、安監、市場監管、建筑等部門相關培訓項目的指定考點。每月,都有200人左右考取上崗證或職業資格證,其中每年順利考取職業資格證的學員人數過1000人,考核通過率高達84.5%。
“有的機構辦培訓,純粹是為了賺錢。”東方培訓董事長林創鴻坦言,創辦東方培訓以來,他始終堅持“社會效益優先于經濟效益”的發展理念,這些年來培訓一直未賺到錢,反而要靠他經營的電子公司收入來補貼,“之所以把社會效益看得如此之重,是因為我對無技傍身難以求職感同身受,對教育培訓情有獨鐘。”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從2007年起,林創鴻每一年都會為家鄉的村小教育發展基金會注入資金,專門用來資助村小的貧困教師。
談及未來的發展,林創鴻則表示:“擬將東方培訓打造成全市性的連鎖培訓品牌。同時,計劃在3—5年內,創辦一所全日制的技工學校。” ■本報記者 韓翀
榮譽名片
2008年,林創鴻被評為深圳市職業教育系統優秀校長。
2009年至2011年連續三年,東方培訓被評為深圳市職業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并先后被確定為:廣東省勞動力轉移培訓定點機構;深圳市A級職業培訓機構;深圳市再就業培訓基地;深圳市安全生產培訓基地、考點;深圳市特種設備培訓基地、考點;深圳市寶安區第十一鑒定所初、中級考試定點考點;深圳市福永街道政府培訓定點場所;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學點;嘉應大學教學點。
2010年,該校還有一名教師獲評深圳市職業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兩名電工教師在深圳市職業技能競賽中分獲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