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規模最 大的專業母嬰照護知名品牌之一——深圳市多喜娃母嬰服務有限公司聯合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一同發起“關愛孕產女性計劃”,旨在關愛全市、全省乃至更大范圍孕產婦及月嫂、家政等群體的身心健康。
女性懷胎10月充滿了艱辛,尿頻、孕吐、孕期水腫、妊娠高血壓高血糖等不適與疾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導致其在孕期的焦慮和恐慌情緒明顯增加。
據了解,基于孕媽媽在這一階段的真實需求,多喜娃聯合深圳市婦女兒童基金會發起此次“關愛孕產女性計劃”,將為有孕期健康困擾的孕產婦及月嫂等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提供幫助。該計劃主要包括為廣東省有需要的孕婦提供免費的孕期心理咨詢、主題公益講座以及培訓,同時還會聘請資深心理咨詢師對產后抑郁人群進行情緒疏導等等。
深圳市多喜娃母嬰服務有限公司在深圳擁有近3萬平方米母嬰產業園基地,從業服務人員近3000名,是我市規模最 大的月子服務公司。2019年,該司曾獲評廣東省商務廳公布的“2019年度廣東省家政服務示范企業”,其董事長黃炯東獲評“2019年度廣東省家政就業帶頭人”,為該年度深圳唯 一獲得兩項省級大獎的母嬰行業企業。
深圳市多喜娃母嬰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炯東:“商業與公益”結合有利于更好地可持續發展
深圳市多喜娃母嬰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炯東
記者:多喜娃怎么想起發起“關愛孕產女性計劃”?
黃炯東:我們有這個想法蠻長時間了,這幾年都一直在探討怎么把它落地和可持續地去做。發起這個計劃,重點是想解決兩個問題,就是關于兩個人群的問題。
第 一
個人群是孕產期的女性。從孕期到月子期到產后,媽媽們有很多問題需要幫助。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孕產報告怎么解讀。有的人去醫院產檢,一看到報告有的指標和正常指標不一致就到處去找醫生或者熟人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解答。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和深圳市婦兒發展基金會合作發起這個計劃,來幫助更多更廣的孕媽群體去解決類似的這些問題。整個孕產期女性遇到的問題,我們都希望能夠提供一定的幫助。
這個孕產期女性不一定是我們多喜娃的用戶,我是希望以后如果慢慢做起來,能夠通過線上的方式覆蓋到全深圳甚至全國有需要的人群。我們做這個事情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幫助一些疑難重癥,比如一些孕婦出現的緊急情況,而是希望說大多數人遇到的哪怕很小的問題也能夠為之提供一個解決的渠道。作為企業,我們希望能夠多去承擔一些社會責任,通過和深圳市婦兒發展基金會和更多有責任感的機構一起行動,最 大程度地發揮作用,讓更多人關注到這個問題。
第二個人群就是從事這個行業的女性人群,比如月嫂和家政人員。從某種程度上說她們也是一個弱勢群體,整體學歷不高,一旦遇到變故不論從精神上和物質上都會非常無助。所以我希望通過這個計劃建立一個長效機制,能夠幫助到這些人。
記者:您提到的這兩類人群,他們通過什么樣的渠道來聯系和參與這個計劃?
黃炯東:目前的想法是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等形式把這兩類人群聚焦起來,她們有各種問題可以在線上申請解答。我還是那個觀點,不是說一定要去解決“大事”,我們也不一定有那么大的能力去解決多少“大事”,但希望從小事開始惠及更多的人群。下一步,還希望能鏈接到一些律師、心理咨詢師或媒體等等資源,大家一起來做公益,去幫助這個群體中有需要的人去維權或提供心理服務。
記者:多喜娃作為一家企業,您認為企業應該如何做公益?
黃炯東:我們現在在做的這個計劃,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公益商業化”或“商業公益化”的嘗試。我覺得未來的企業一定是向善的,向善才能走的更長久,被社會認同。所以這個計劃并不是局限于我們的用戶,也不是她們一有什么問題就要提供多少經濟上的援助,而是希望從淺到深,小問題也能夠幫她解決。再一個就是希望能夠去整合更多的一些資源,真正發自內心地去幫助到更多的人。我們多喜娃因為本身這么多年從事母嬰服務,了解這些人群的真實需求,所以非常希望能夠去推動這個事情。“關愛孕產女性計劃”只是一個起步,相關的模式也仍在探討之中。從我們自己企業來說,我和我們的股東、高層管理團隊達成共識:未來每年都會從公司的利潤里面拿出不低于一定百分比的資金投入到這個事情上去,想要細水長流地、持之以恒地來推動。這個想法不是今年才有,這么多年來多喜娃一直在做公益。
記者:這么多年來多喜娃一直堅持做公益的初心或是收獲是什么?
黃炯東:一個是確實是感到,當我們能夠去幫助到更多的人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是會更充實了。另外一個,我去長江商學院學習以后,有一些關于公益的想法也在改變。比如公益并不等于扶貧。一味的經濟扶貧應該是屬于比較早期的公益形式。現在的公益理念強調可持續,希望影響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比起捐錢,這個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愿意參與進去,有參與感觸動才深。然后不管公益項目的大與小,能夠切實去幫助到人們,這才是關鍵的。
我們現在更多地希望“商業與公益”能夠更好地結合。做這個計劃肯定不能是因為商業,但是我覺得如果沒有與商業結合的話,又可能沒法持續做下去。我關注這兩個人群,客觀上講也是因為我熟悉這兩個人群,和我的商業高度融合。我希望能做的我們都去做,但不能變成純商業化,所以需要有公信力有資質的機構來主導。我對與深圳市婦兒發展基金會合作非常有信心,因為她們關注的群體也和我們非常一致。希望能夠慢慢地摸索,一起去尋找到能持續性走下去的一條路,然后通過不斷地完善,最終能形成一個長效的可持續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