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面向學生普遍學習能力較強,獨立性較強的中國市場,牛津AQA專門設計并推出了更適合國際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的IPQ (Independent Project Qualification) 課程。作為牛劍版EPQ,IPQ在其延續了EPQ課程設置、教授和評估等方面精華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學生獨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項目課題以及研究報告,更加適合沖擊牛津劍橋等英國G5學校的優秀學生。同時,允許母語答辯也有利于中國學生充分展示學術潛力,提供了一個更加公平的競爭平臺。
【項目介紹】
IPQ沒有專業限制、不需要考試,學生可以從自身興趣出發選擇課題方向,在導師的指導下展開深度研究。
IPQ密集項目含16課時在線1V1指導,旨在結合學生過往的Path科研項目經歷,指導其完成過程日志、5000字英文學術報告,并進行成果展示與答辯,獲得理想的IPQ成績,為沖擊名校直接助力。導師介紹為參考老師,學生報名后班主任會根據其所選的研究方向進行導師匹配。
【項目安排】
課時安排 (Duration): 16課時,8周
【適合人群】
適合年級 (Grade): 高中生
適合專業 (Major): 具備學術寫作及科研經歷,預備沖擊牛劍G5,希望在短期內快速獲得IPQ認證的學生。
意向報名學生需提交不少于2000字與后續IPQ項目相關的英文學術報告供審核,并通過面試。
【項目收獲】
16課時1V1在線輔導,預計8周完成
牛津AQA國際考試局IPQ (International Independent Project Qualification) 成績,可獲得QS Top100部分學校優先或降分錄取
可轉換28 UCAS Tariff Points,高于一門AS課程
5000字英文學術報告(Extract可用于牛劍部分專業Written Work的提交)、過程日志、答辯錄像,可作為申請文書的有力素材
提升項目計劃與管理能力、研究技能、學術寫作能力、演示演講技巧、創造性思維與決策力
【學員案例分享】
【導師介紹】
朱老師
耶魯大學博士
朱老師多年投身于國際教育PBL課程研發及IPQ教學實踐,擁有豐富的教研經驗,教學成果卓著。曾分別在南開大學和耶魯大學擔任科研助理(research assistant), 研究方向包括計量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曾在計量經濟學期刊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發表學術文章,并在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Business and Economics, World Finance & Banking Symposium等世界經濟論壇上做學術報告。曾在耶魯大學開展Econometrics and Data Analysis, 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等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獲得耶魯大學優秀教學獎Raymond Powell Prize for Outstanding Graduate Teaching。
曹老師
上海交通大學博士
曹老師具有豐富的課程設計和教學經驗。曾指導百余學生完成各類獨立課題研究,涉及理工、社科、商科、經濟、人文等多個方向。曾指導課題包括“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明清政權更迭”,“ 社會制度如何影響東西柏林”,”亞馬遜收購全食案例研究”等。所輔導學生中獲得青科賽市級獎項90余人,CTB獲獎5個小隊等。其輔導的20屆IPQ學員全部取得A*/A的好成績。
郭老師
北京師范大學碩士
郭老師本碩士均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具體研究方向為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的制備、表征及性能優化;以一作及共同一作身份發表學術論文3篇(Advanced Materials, 2020, 2003164;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 3038;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19, 7 (48), 15141.),累計影響因子超過40(IF>40),具有豐富的學術寫作經驗;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多段課程助教及教育實習經驗及學術寫作課程研發經驗。
陳老師
喬治華盛頓大學碩士
波士頓大學學士
陳老師具有多國學習工作經驗,曾赴日內瓦高級國際關系及發展學院輔修國際法、資源安全專業,研究方向集中在風險分析與評估、國際政治、安全預警與應對等領域。在東非工作多年,參與過國家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對埃塞俄比亞及南蘇 丹國家政治和安全有較深入研究。多次參與IPQ課程研發及教學,過往指導科研課題包括“如何改善美國職場上的性別不平等”,“性別平等在中國法律和現實中的差異”等。
楊老師
康奈爾大學碩士
畢業于康奈爾大學,研究課題和參加過的項目包括:非球形膠體基光子晶體的PMMA構建塊(PMMA Building Blocks for Nonspherical Colloid–BasedPhotonic Crystals), 天然生物材料:膠原蛋白和殼聚糖(Natural Biomaterials: Collagen and Chitosan),城市地區空氣質量預測模型(Data-Driven Modelfor Air-quality Prediction in Urban Area),預防海平面侵蝕和海岸侵蝕模型的設計與應用(Sea Level Encroachment and Coastal Erosion)。曾在上海巴斯夫,紐約聯合國新聞辦公室,上海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化工組實習。教學經驗豐富,曾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康奈爾大學做過高分子化學,生物醫藥材料實驗課的助教。具有豐富的實驗報告與論文寫作經驗。
朱老師
北京工商大學博士
朱老師近年來發表論文數篇,其中SSCI一區1篇,SSCI二區1篇,SCI二區1篇;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科項目、省級教研項目及校級科研項目數十項,負責地方應用型研究項目十項。曾就職于浙江省級事業單位和本科院校,獲得教學基本功競賽三等獎,本科優秀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以指導老師指導本科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得省級二等獎5項,省級三等獎2項,省級優秀獎1項,具有豐富的科研和教學經驗。
【教學現場】
【項目大綱】
Introduction to IPQ IPQ介紹
Topic Selection 選題
Proposal,Planning and Methodology 研究計劃與方法論
Results and Discussion 結果與討論
Introduction 引言
Literature Review 文獻回顧
Conclusion and Abstract 結論與摘要
Presentation 項目成果展示
Review and Reflection 項目回顧與反思
【機構環境】
【機構簡介】
科研品牌PathAcademics隸屬于北京集思互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世界優秀大學教授、行業導師和國際教育專家共同創立的中外學術項目。
集思未來教育(原集思學院)由哈佛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校友共同發起成立,為全球中學生呢、大學生提供優質的科研教育、項目制學習課程。中國團隊自2016年成立至今走過了五年歷程,立足研究導向型學習、項目制學習,專注課程開發與教學實施,結合全球超1000位知名教授和優質教育資源,培養面向未來的國際化人才,五年來培養了超過3萬名學員,與近百所高等院校和百余所國際化學校建立合作關系。